[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农作物播种机的排种施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5979.9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5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侯培红;胡三;王芳;黎明;侯泽华;任怡莲;刘汝亮;马晓林;洪瑜;周丽娜;冒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俞磊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农作物 播种机 施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作物播种机的排种施肥结构,包括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设有驱动电机、若干排种器和排肥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齿轮箱,传动齿轮箱的两侧输出端分别通过传动轴与一传动盘连接,所述传动盘的外边缘位置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设置在种子隔板上的连接件连接;所述种子隔板通过第二连杆与肥料隔板连接实现同比传动。本发明能实现排种和施肥功能的一体化,且排种和排肥功能可以独立控制,达到增加小麦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种装置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农作物播种机的排种施肥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手工排种耗费人力物力,且排种不均匀,浪费种子,排种效率低下等问题,目前多是用排种器进行排种。目前机械式排种器是利用轮槽式排量轮对落入排种器的种子进行排种,其原理是调量轮为圆柱形外形,圆柱面上有一圈体积相等的空腔,利用电机驱动排量轮转动,每转一圈会有一定量的种子被排出,从而达到排钟的目的。排种器的驱动由牵引机拉动时,地轮跟底面摩擦产生的旋转动力提供。
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
1)按照机械排种的要求,排种时为保证种子能够正常发芽生长,排种过程中种子不能破碎,同时现在的复合肥料使用的是胶囊颗粒状,肥料的最外层的肥料应该是最先开始发挥作用的,接下来才是内部的肥料发挥作用,因此排种时也必须保证肥料颗粒不会破碎,现有排种器由于结构不合理排种时容易将种子或肥料碾碎,使种子不能正常发芽或肥料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作用。
2)排种计量误差太大,却容易出现漏播的情况。
3)地轮在底面上运动时会产生一定的打滑距离,使排钟时会出现误差,还有可能会出现打滑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农作物播种机的排种施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农作物播种机的排种施肥结构,包括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
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排种器,排种器包括位于上方的进种管,所述进种管的底部通过输种管与下方的出种口连接,在进种管和输种管的连接处设有可移动的种子隔板;
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排肥器,排肥器包括位于上方的进肥管,所述进肥管的底部通过输肥管与下方的出肥口连接,在进肥管和输肥管的连接处设有移动的肥料隔板;
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间位置设有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齿轮箱,传动齿轮箱的两侧输出端分别通过传动轴与一传动盘连接,所述传动盘的外边缘位置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设置在种子隔板上的连接件连接;
所述种子隔板通过用于同步传动的第二连杆与肥料隔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用于与种子隔板连接的第一同步杆、以及用于与肥料隔板连接的第二同步杆,所述第一同步杆和第二同步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通过一连接杆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导向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导向杆,导向杆具有导向槽,所述导向轮设置在导向槽内。
一种用于农作物播种机的排种施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种子和肥料分别导入进种管和进肥管,此时种子隔板和肥料隔板处于初始位置,种子隔板将上方的进种管和下方的出种口隔开,肥料隔板将上方的进肥管和下方的出肥口隔开,种子和肥料无法进入出种口和出肥口;
2)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齿轮箱带动传动盘转动,与传动盘的外边缘位置连接的第一连杆通过连接件带动种子隔板移动,种子通过输种管进入下方的出种口完成排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未经上海电机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59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