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无人机协作的ICP点云地图融合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5928.6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0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华;李浩;李子恒;齐晓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主分类号: | G06T15/00 | 分类号: | G06T15/00;G06T7/30;G09B2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1 | 代理人: | 黎健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人机 协作 icp 地图 融合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基于多无人机协作的ICP点云地图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执行如下步骤:
提取步骤:首先从两个数据集中按照同样的关键点选取的标准,提取关键点,两个数据集是指两幅有重叠区域的点云地图,分别记为点云P和点云Q,其中点云P为目标点云,点云Q为参考点云;
计算步骤:对选择所有的关键点分别计算其特征描述子;
处理步骤:结合特征描述子在两个数据集中的坐标位置,以两者之间的特征和位置的相似度为基础,来估算它们的对应关系,估计对应点对;
配准步骤:利用对应关系来估算刚体变换,完整配准,从而将点云Q经过坐标变换统一到和点云P相同的坐标系下,融合成一幅点云地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P点云地图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步骤中,利用SAC-IA算法初步的估计对应点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P点云地图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步骤与所述配准步骤之间还包括判断步骤,
判断步骤:判断数据是否有噪声,若数据是有噪声,除去对配准有影响的错误的对应点对;
在配准步骤中,利用剩余的正确的对应关系来估算刚体变换,完整配准,从而将点云Q经过坐标变换统一到和点云P相同的坐标系下,融合成一幅点云地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P点云地图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准步骤中,两个不同坐标系下的点云P和点云Q进行坐标变换时,通过下式实现刚体变换
qi′(x′,y′,z′)=Rqi(x,y,z)+t (1)
其中,R为旋转矩阵,t为平移矩阵,分别表示为
t3×1=[tx ty tz]T (3)
其中α、β、γ分别表示点沿x、y、z轴的旋转角度,tx、ty、tz分别表示点沿x、y、z轴的平移量;点云P为目标点云,用P={Pi|Pi∈R3,i=1,2,…,N}表示,点云数量为N,点云Q为参考点云,用Q={Qi|Qi∈R3,i=1,2,…,M}表示,点云数量为M,设旋转变换矩阵为R,平移变换向量为t,用f(R,t)表示参考点集Q在变换矩阵(R,t)下与目标点集P之间的误差
则求解最优变换矩阵的问题转化为求满足min(f(R,t))的最优解(R,t)。
5.一种基于多无人机协作的ICP点云地图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取模块:用于首先从两个数据集中按照同样的关键点选取的标准,提取关键点,两个数据集是指两幅有重叠区域的点云地图,分别记为点云P和点云Q,其中点云P为目标点云,点云Q为参考点云;
计算模块:用于对选择所有的关键点分别计算其特征描述子;
处理模块:用于结合特征描述子在两个数据集中的坐标位置,以两者之间的特征和位置的相似度为基础,来估算它们的对应关系,估计对应点对;
配准模块:用于利用对应关系来估算刚体变换,完整配准,从而将点云Q经过坐标变换统一到和点云P相同的坐标系下,融合成一幅点云地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ICP点云地图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步骤中,利用SAC-IA算法初步的估计对应点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ICP点云地图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配准模块之间还包括判断模块,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数据是否有噪声,若数据是有噪声,除去对配准有影响的错误的对应点对;
在配准模块中,利用剩余的正确的对应关系来估算刚体变换,完整配准,从而将点云Q经过坐标变换统一到和点云P相同的坐标系下,融合成一幅点云地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59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