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麝香草酚在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54828.1 申请日: 2019-11-22
公开(公告)号: CN110742876A 公开(公告)日: 2020-02-04
发明(设计)人: 梅之南;周道年;王华;孙金龙;熊慧;熊阳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马应龙大健康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1/05 分类号: A61K31/05;A61P17/06
代理公司: 42231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徐绍新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麝香草酚 银屑病 制备治疗银屑病 动物试验结果 免疫调节作用 天然植物 抗炎 止痒 激活 治疗 安全 研究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麝香草酚在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用途。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麝香草酚具有抗炎、止痒、免疫调节作用,对银屑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同时麝香草酚来源于天然植物,具有安全范围大,毒性小等优点。进一步研究表明,该药治疗银屑病与激活TRPM8有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涉及麝香草酚的制药新用途,尤其是在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慢性,顽固性皮肤病,目前尚无治疗本病的理想药物。银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通过免疫介导的共同通路最后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发生增殖。皮损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为银屑病的重要病理特征,表明免疫系统参与该病的发生发展。银屑病除皮肤损害外,还可伴有肝、眼、胃肠道、心血管、肾及代谢性疾病等并发症。

银屑病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严重程度不同的慢性无传染性的皮肤损害,较重的患者可累及20-80%的全身皮肤,受累皮肤范围广泛,治疗的首要目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清除皮肤损害,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皮肤炎症、红肿、剥脱、瘙痒,疼痛等症状,防止复发,逐渐达到痊愈的目的。现在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及方法主要有:1、抗肿瘤药物如甲氨喋呤:甲氨喋呤是一种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可阻止表皮细胞增殖时DNA合成,抑制细胞核的有丝分裂,可抑制体内被激活的淋巴细胞增殖,减弱CD8细胞的功能和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是全身治疗银屑病的标准用药,但其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长期用药可引起肝脏广泛性纤维化和肝硬化;2、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可引起严重的副作用,而在减量或停药后,可发生“反跳”现象或诱发严重脓疱型及红皮病型银屑病,一般仅用于红皮病型、关节型或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并且使用其他药无效者;3、维A酸类药:此类药物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主要是调节表皮增殖和分化以及免疫功能等。单独服用或与其他疗法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有较满意疗效,但其可致畸胎,长期服用可出现血脂升高、肝脏损害等;4、免疫疗法:主要有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其不良反应有肾毒性、高血压等;5、生物制剂疗法:如依那西普、阿法赛特等,生物制剂银屑病治疗史上又一大进展,但其价格昂贵,还存在不良反应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6、作用于核受体的药物:利阿唑是咪唑类衍生物、维A酸模拟物及维A酸代谢阻滞剂,但不属于维A酸,通过增加组织和血液中内源性维A酸量来发挥疗效,常见的副作用有瘙痒、干燥、唇炎等;7、抗生素及维生素类药物:临床上不少银屑病的发生和复发与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有关,对这些病例可选用抗感染治疗,也有报道维生素A、维生素D2、氨肽素等对银屑病的治疗;其他还可应用紫外线,光化学疗法,宽谱中波紫外线疗法,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水疗法,以及单抗药。但这些治疗方法特点是成本高、有副作用、不良反应等。故目前尚需探寻一类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麝香草酚,别名百里香酚,是一种单萜酚类物质,即5-甲基-2-异丙基苯酚(5-methyl-2-iso-propylpheno1),其分子式为C10H14O,分子量为150.22,为无色或白色晶体,熔点51.5℃,沸点232.5℃,相对密度0.979,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等。已有文献报导麝香草酚具有抗炎、抗菌、镇静、抗肝损伤、抗缺氧、扩血管、抗心律失常、降血脂等作用,但尚没有用于银屑病的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麝香草酚在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新用途。

申请人利用咪喹莫特乳膏制备银屑病小鼠模型,通过小鼠皮下注射麝香草酚,考察了麝香草酚对模型小鼠挠痒行为学、血清炎症因子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麝香草酚能显著减少小鼠挠痒次数,降低血清IL-6、TNF-α、IL-1β含量,减少造模部位的炎性浸润及肥大细胞数目,改善皮肤免疫功能,且具有量效关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马应龙大健康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马应龙大健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48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