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化威胁情报的网络攻击检测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4704.3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2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邹福泰;杨正瑭;武永兴;薛广涛;齐开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N2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化 威胁 情报 网络 攻击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化威胁情报的网络攻击检测系统和方法,涉及网络安全领域,包括网页爬虫模块、威胁情报提取模块、流量数据包解析模块和网络攻击检测模块。网页爬虫模块爬取安全厂商分析报告网页,获取最新分析报告;威胁情报提取模块提取威胁情报,流量数据包解析模块解析PCAP数据包,获取流量特征;网络攻击检测模块对流量特征和威胁情报进行匹配检测网络攻击。本发明自动提取网络中分散的威胁情报,利用威胁情报与网络流量特征匹配发现网络攻击,提升了安全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化威胁情报的网络攻击检测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威胁情报(Threat intelligence)是循证知识,包括环境、机制、指标、意义和可行性建议,现有的或新兴的、对资产的威胁或危害,可用于主体对威胁或危害的反应做出明确决定。威胁情报就是收集、评估和应用关于安全威胁、威胁分子、攻击利用、恶意软件、漏洞和漏洞指标的数据集合。公司企业政府等组织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威胁也可能危害到其正常的运转及发展。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把精力花在了对漏洞的修补以及调查上,而威胁情报所做的事就是在攻击发生之前,发现潜在的威胁,进而阻止攻击的发生。按照使用场景可以将威胁情报分为,运营级情报,战术级情报,战略级情报,按照威胁内容还可以分成,基础网络情报,攻击团体情报,APT分析类情报。目前威胁情报的应用从厂商提供数据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提供信誉查询接口,一种是直接提供IoC feeds,从威胁情报应用场景角度看,威胁情报可以用在预防、检测、响应、防御等环节。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威胁,可以预测面临的攻击行为,从而可以帮助决策者在防御方面更早的做出合理的决策。威胁情报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不是被动的等待攻击者来攻击,而是主动出击,主动去发现潜在攻击者的痕迹。能够对威胁进行及时的预警,也能够为应急响应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获取最新的漏洞信息,及时修补避免漏洞遭到恶意利用。也可以利用恶意IP,恶意域名,恶意URL,恶意样本的哈希值等进行网络攻击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安全厂商捕获到恶意样本的时候,安全专家会对这些样本进行人工分析,从中分析出CC服务器IP,域名,或者URL。分析完成之后,他们会将分析报告发布到博客上面。目前恶意病毒层出不穷,APT攻击持续不断,安全厂商也不断的在发布这些事件的报告。
另外一方面,攻击者的攻击方式越来越多种多样,传统的攻击检测不足以应对这种多变的攻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威胁情报这种新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当A厂商从恶意样本里面或者攻击事件里面提取出一些IP,域名等威胁情报,如果分享给其他厂商,其他厂商就可以将这些威胁情报部署到防火墙等边界检查设备上。由于攻击者的IP,域名等资产是有一定限额的,他不可能无限的增加这些资产,如果我们共享的情报越多,那么作为防守方,安全研究人员掌握攻击者的相关资产就越多。这样从流量里面更容易发现攻击者的痕迹。但是大多数厂商出于商业原因,他们并不会发布可以机读格式的威胁情报,仅仅会在发布的博客中提到相关信息。
由于报告数量不断增加,不可能用人工的方式去逐一提取威胁情报,采用自动化技术提取威胁情报将大大提升威胁情报的提取效率。
在各大安全厂商的分析报告中,所有的文章可以分为三类:未包含威胁情报,包含威胁情报但是文末没有列出威胁情报,包含威胁情报且文末列出威胁情报。其中文末列出威胁情报的文章占了80%。基于这种观察,可以使用一种不依赖语义的提取方法,只需从整个文章中提取出文末列出的威胁情报即可。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使用单个字符串来描述、匹配一系列匹配某个句法规则的字符串。正则表达式通常被用来检索、替换那些匹配某个模式的文本。使用正则表达式可以匹配提取报告中所需的威胁情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47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