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植物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3345.X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1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傅迎春;陈伟;文凤;段仕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吉成园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17/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2399 云南省红河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藤本植物 乔木 灌木 植物培育 生态修复 养护 种植 覆盖容器 灌木种植 技术管理 快速恢复 培养材料 培育容器 生长空间 施工程序 施工周期 显著差异 有效减少 植物长势 成活率 培育 成型 抚育 接种 地表 采集 生长 恢复 管理 | ||
1.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培养材料的采集
选用小规格乔木湿地松,选用的规格为直径2cm,姬岩垂草3株;
S2:接种
先将湿地松种植在加仑塑料花盆中,然后将姬岩垂草种植在花盆中,每盆种植姬岩垂草3株,均匀分布在花盆内,花盆中心间的间距为50cm;
S3:种植方法
种植时要做到根舒、苗正、打紧,苗身要直,苗的周围用碎土压实,泥土覆盖应高于营养杯约0.5~1cm为宜,去除花盆,将湿地松种植在现场,姬岩垂草同步实现种植,且同步进行养护;
S4:抚育技术管理
(1)第一年抚育
种植后6~8个月抚育一次,主要工作是除草、除杂、施肥,清除树盘周围直径1.5米范围内的杂草、砍除林地内生长过快的灌木,第一次施肥距离苗木30~40厘米处对开两小浅沟,施复合肥0.1~0.15公斤/株,施肥后覆土;
(2)第二、三年春季各抚育一次
抚育主要工作是除草、松土、施肥,第二、三次施肥距离苗木40-50厘米处对开两小浅沟,施复合肥0.15~0.25公斤/株,施肥后覆土或适当培土;
S5:中后期管理
湿地松胸径普遍达到105公分以上,林地郁蔽度较高,将湿地松下层干枯侧枝打掉,护林防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接种时,会在加仑塑料花盆铺设一层营养袋薄膜,然后在营养袋薄膜内填充营养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营养土的配料为磷、钾肥、黄心土、火烧土和过磷酸钙,且黄心土48%、松林土20%、火烧土30%、过磷酸钙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种植时小心将营养袋薄膜撕掉,不要将营养土压实,保持营养杯土团完整不松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接种时在露天进行管理养护,浇水方法为滴灌,培育时间一般为90天,姬岩垂草的藤蔓、叶片可以长满整个容器,随着乔木的生长,姬岩垂草继续沿花盆边缘向外生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1)第一次施肥时每株苗对开两条50cm×20cm的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后期管理时需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食叶害虫在每年春节前后,用药喷杀越冬虫代,防治药物主要有敌杀死、氯福、灭幼脲3号、阿维素或森得宝,对于松梢枯病、针锈病,应将感受病的针叶、枝条清除并烧毁,必要时采取化学药物防治,防治药物有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吉成园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吉成园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33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