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穿套管缠脚绕线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3071.4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3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鸿昇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4 | 分类号: | H01F41/064;H01F41/076;H01F41/096;H01F41/098;H01F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套管 缠脚 绕线机 | ||
本发明的全自动穿套管缠脚绕线机,包括机台、铜线线卷架、操控显示屏、第一套管线卷上料架、第二套管线卷上料架、第一送线套管穿套管机构、第二送线套管穿套管机构、第一缠线排线机构、第二缠线排线机构、第一包胶机构、第二包胶机构、第一放料料台、第二放料料台、第一排线电机、第二排线电机和缠线排线定位模组。本发明整体的结构实现能在一台设备上自动对套管和铜线分别进行传送供料、切套管、对铜线进行穿套管、对变压器线圈骨架进行缠脚排线和对变压器线圈骨架进行包胶等一列系操作,其不但具有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其还实现能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降低企业的劳务成本,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其符合了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穿套管缠脚绕线机。
背景技术
传统对变压器线圈骨架进行绕线是通过人手操作的方式来进行的,人手对变压器线圈骨架进行绕线不但具有绕线效率低和绕线效果差的不足,其还会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些自动绕线机,其虽然实现了能自动绕线,但其无法能自动对铜线进行上料传送、对套管进行上料传送、对套管进行切断、对铜线自动穿套管、对线圈骨架进行缠脚排线和对线圈滑架进行包胶等一列系操作,即其无法实现能将制作变压器线圈骨架的多道不同工序合并在同一台设备上,导致其使用不方便和企业的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穿套管缠脚绕线机,其各个机构的组合设计和结构分布不但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采用人手的操作方式来对变压器线圈骨架进行绕线而导致其具有绕线效率低、绕线效果差、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的不足,其还解决了目前的自动绕线机无法能将对铜线进行上料传送、对套管进行上料传送、对套管进行切断、对铜线自动穿套管、对线圈骨架进行缠脚排线和对线圈滑架进行包胶等工序集合在一台设备上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全自动穿套管缠脚绕线机,包括机台,机台的左侧设置有铜线线卷架,机台其中一角的一侧设置有操控显示屏,机台顶面的上面设置有第一套管线卷上料架、第二套管线卷上料架、第一送线套管穿套管机构、第二送线套管穿套管机构、第一缠线排线机构、第二缠线排线机构、第一包胶机构、第二包胶机构、第一放料料台、第二放料料台、第一排线电机和第二排线电机,每个排线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缠线排线定位模组;第一套管线卷上料架、第一送线套管穿套管机构、第一缠线排线机构、第一包胶机构和第一放料料台为横向排列分布,第二套管线卷上料架、第二送线套管穿套管机构、第二缠线排线机构、第二包胶机构和第二放料料台为横向排列分布;其中,第一套管线卷上料架和第二套管线卷上料架为纵向排列分布,第一套管线卷上料架和第二套管线卷上料架为纵向排列分布,第一送线套管穿套管机构和第二送线套管穿套管机构为纵向排列分布,第一缠线排线机构和第二缠线排线机构为纵向排列分布,第一包胶机构和第二包胶机构为纵向排列分布,第一放料料台和第二放料料台为纵向排列分布,第一排线电机和第二排线电机为纵向排列分布,上述各个机构的分布设计使其实现能集多道不同工序于同一台设备上,以解决目前的绕线机仅能绕线,其无法实现能将多道不同工序集合在同一台设备上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送线套管穿套管机构和第二送线套管穿套管机构包括底座,底座的上面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面前后对称分布分别设置有套管管座和铜线管座,套管管座的左侧设置有套管送管导轮,铜线管座的左侧设置有铜线送线导轮,套管送管导轮的左侧设置有套管送管定位座,铜线送线导轮的左侧设置有铜线送线定位座,套管送管定位座与铜线送线定位座的同一侧竖向设置有套管切刀安装板,套管切刀安装板的上面安装有套管切刀,套管切刀安装板的右侧设置有套管切刀气缸,套管切刀安装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套管夹气缸安装板,其中一个套管夹气缸安装板的上面设置有套管夹气缸,另一个套管夹气缸安装板的上面设置有套管固定夹气缸,套管固定夹气缸的上面设置有套管固定夹子。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送管导轮设置有一个以上,每个套管送管导轮的一侧设置有套管送管电机;所述铜线送线导轮设置有一个以上,每个铜线送线导轮的一侧设置有铜线送线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鸿昇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鸿昇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30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时空分析日志的故障定因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钻头卡簧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