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2090.5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6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梁善火;李水晶;李根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帕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四川新敏雅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新敏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科诺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11654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荣娟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酰亚胺 粘结剂 锂离子二次电池 电极材料 聚丙烯酸 有机溶剂 电极 电极活性物质 化合物水溶液 电极粘结剂 使用安全性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迁移 单独使用 电池低温 电池寿命 电子传导 特性劣化 高沸点 聚酰胺 粘结性 酰胺酸 固化 节约 申请 改进 | ||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电极材料包括电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所述粘结剂包括聚丙烯酸和聚酰胺酰亚胺化合物,所述聚酰胺酰亚胺化合物由聚酰胺‑酰胺酸化合物水溶液经过150℃以上的温度固化得到。以聚酰胺酰亚胺作为电极粘结剂,一方面可获得优异的粘结性、机械强度和稳定性,改善了电池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避免了使用高沸点、有毒的有机溶剂,既节约了有机溶剂成本又避免了环境污染;同时联合使用聚丙烯酸改进电极的电子传导和锂离子迁移,克服单独使用聚酰胺酰亚胺粘结剂所引起的电池低温特性劣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便携电子设备小型化、轻量化发展需求,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其放电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等优势,逐渐取代了铅酸、镍镉、镍氢等传统二次电池,担负着电子设备用小型二次电池的主要角色,并且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方面。
现有技术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得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在有机溶剂或水中分散并混合电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以及根据需要添加的导电剂、增稠剂和分散剂等辅助材料而得到可涂布的电极浆料,然后将该浆料涂布在集流体上,干燥后进一步压实处理得到电极。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制备技术,典型的使用非水溶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粘结剂,使用有机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解PVdF并使用NMP作为浆料分散介质,在无水条件下制备电极浆料,拉浆后蒸发溶剂以获得干燥的电极。在该实施过程中,有机溶剂的挥发既污染环境又危害操作人员健康,干燥过程蒸发的溶剂必需回收处理。由此形成有机溶剂的高成本、蒸发和回收有机溶剂的能耗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此外,PVdF粘结剂高温不稳定,容易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以及和正极活性材料发生放热反应,影响电池寿命和使用安全。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及相关粘结剂,减缓有机溶剂高成本、高能耗和高污染的问题,同时改善电池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一方面可以减缓有机溶剂高成本、高能耗和高污染的问题,同时改善电池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合金负极微粉化、从集流体脱离、电极内集电性降低等问题,并且降低电极界面阻抗、改善电极充放电特性。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包括电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所述粘结剂包括聚丙烯酸和聚酰胺酰亚胺化合物,所述聚酰胺酰亚胺化合物由聚酰胺-酰胺酸化合物水溶液经过150℃以上的温度固化得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以所述电极活性物质、聚丙烯酸和聚酰胺酰亚胺化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聚丙烯酸的质量百分比为0.1%-10%所述电极活性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为70%-99.7%,所述聚酰胺酰亚胺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0.2%-2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酰胺酰亚胺化合物具有从1000到100000范围内的重均分子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酰胺-酰胺酸化合物包含n1个重复的结构式(1):
其中,n1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R为二价亚芳香基,R1为有机或无机碱性化合物与羧基中和反应形成部分,所示芳环上链接两个酰胺基团代表1,3和1,4聚酰胺-酰胺酸的两种特征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或无机碱性化合物为胺类化合物,所述胺类化合物可以选自叔胺或者三乙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酰胺-酰胺酸化合物还可以由结构式(1):
和结构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帕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四川新敏雅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新敏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科诺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凌帕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四川新敏雅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新敏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科诺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2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电效率高的锂一次电池
- 下一篇:一种电极极片和电化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