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访问光模块寄存器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0927.2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5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7 | 分类号: | G06F11/07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薛祥辉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访问 模块 寄存器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访问光模块寄存器的方法及系统,通过从在位光模块的各寄存器中分别读取数据并在确定数据错误时向处理器上报,进一步地,处理器根据多级扫描逐步定位故障寄存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访问光模块寄存器时占用了大量的局部资源,且处理器检索错误的效率低,极大程度上占用处理器运行资源的问题。也即本发明提供的访问光模块寄存器的方法及系统,大大减少了处理器通过局部总线访问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中寄存器的频率,即减少了处理器运行资源的使用率;同时处理器根据多级扫描逐步定位故障寄存器,大大提高了错误的检索效率,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系统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一种访问光模块寄存器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有线的通讯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交换机的数据大多数都是由电转光的光模块传输给其他设备的,光模块的高可靠性对于整个交换机的系统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在传统的交换机,还是在白盒交换机的相关技术,光模块的各个状态指标参数的监测是交换机正常工作的重要的一部分。由于现在设备可插入前端口的光模块数量越来越多,在系统框架固定的情况下,好的监测方法对于光模块的监测效率来说是越来越重要。
相关技术中提出的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过局部总线(localbus)连接到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上报给处理器INT中断,其中处理器作为主动轮询器件,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作为被动器件,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内部的IIC轮询模块控制切换不同通道的光模块(图1中光模块有n个)周期性进行读取光模块中的各寄存器(图1中光模块中有m个寄存器),然后把获取到的各光模块中的各寄存器数据写入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更快速的缓存寄存器里,进一步地,处理器通过localbus访问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寄存器,一一获取光模块的每个寄存器的数据并存储到处理器里,由处理器一一判断获取到的数据是否错误从而确定该数据对应的寄存器是否出现故障。
可见,相关技术中访问光模块寄存器时占用了大量的局部资源,且处理器检索错误的效率低,极大程度上占用了处理器运行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访问光模块寄存器的方法及系统,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关技术中访问光模块寄存器时占用了大量的局部资源,且处理器检索错误的效率低,极大程度上占用处理器运行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访问光模块寄存器的方法,包括:
从在位光模块的各寄存器中分别读取数据,在所述数据错误时向处理器上报;
所述处理器根据多级扫描逐步定位故障寄存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读取器件和处理器,所述读取器件通过端口与光模块连接,所述光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寄存器;
所述读取器件用于从在位光模块的各寄存器中分别读取数据,在所述数据错误时向所述处理器上报;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多级扫描逐步定位故障寄存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访问光模块寄存器的方法及系统,通过从在位光模块的各寄存器中分别读取数据,在数据错误时向处理器上报;进一步地,处理器根据多级扫描逐步定位故障寄存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访问光模块寄存器时占用了大量的局部资源,且处理器检索错误的效率低,极大程度上占用处理器运行资源的问题。也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访问光模块寄存器的方法及系统,首先从在位光模块的各寄存器中分别读取数据,在数据错误时向处理器上报,大大减少了处理器通过局部总线访问寄存器的频率,也就是说,减少了处理器运行资源的使用率;同时,处理器根据多级扫描逐步定位故障寄存器,使得处理器可以快速的定位发生数据错误的寄存器的位置,从而查询到发生错误的寄存器的数据,大大提高了错误的检索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0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