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缆的绕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0173.0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7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虞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容大之光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24 | 分类号: | B65H75/24;B65H75/14 |
代理公司: | 长沙鑫泽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7 | 代理人: | 尹锋 |
地址: | 418400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线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的绕线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绕线辊、轴心螺杆、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支撑轴心螺杆,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螺套,第二调节组件包括多个第二连接件和第二螺套,第一连接件、第一螺套、第二连接件、第二螺套和绕线辊的数量相等,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套设于轴心螺杆上,且与轴心螺杆相配合,第一连接件一端与第一螺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一个绕线辊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一端与第二螺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一个绕线辊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对多个绕线辊形成的绕线轮廓的大小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满足不同规格的线缆的绕线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绕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线缆的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数据电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美洲推行的100Ω电缆,主要是针对非屏蔽类双绞线;另一种是欧洲推行的150Ω电缆,主要是针对屏蔽类双绞线。随着光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有线通信网的骨干网和局间中继线路已普遍使用光缆,光纤进入接入网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光缆敷设费用太高,接头费用和终端光-电转换费用昂贵,因此,在光纤化普及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接入网的用户线仍将以金属缆为主。金属缆主要包括全塑电缆、同轴电缆和数据电缆三种。其中,数据电缆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宽带接入网的传输媒体,它具有制造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可扩充性好、便于网络升级的优点,主要用于大楼综合布线、小区计算机综合布线等。目前使用较多的线缆绕线装置不能够满足不同规格的线缆的绕线需求。有鉴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线缆的绕线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的绕线装置,其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线缆的绕线需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线缆的绕线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绕线辊、轴心螺杆、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支撑所述轴心螺杆的两端,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螺套,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多个第二连接件和第二螺套,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螺套、第二连接件、第二螺套和绕线辊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套设于所述轴心螺杆上,且与所述轴心螺杆相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螺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一个所述绕线辊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以所述第一螺套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布,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螺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一个所述绕线辊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以所述第二螺套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布。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三铰接座和第四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一一对应固定于所述绕线辊上,多个所述第二铰接座圆周固定于所述第一螺套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一铰接座,另一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一一对应固定于所述绕线辊上,多个所述第四铰接座圆周固定于所述第二螺套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三铰接座,另一端连接一个所述第四铰接座。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螺套和所述第二螺套的螺纹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平行设置,所述轴心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多个呈放射状排布的第一导向槽,多个所述绕线辊的一端一一对应插入所述第一导向槽中,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多个呈放射状排布的第二导向槽,多个所述绕线辊的另一端一一对应插入所述第二导向槽中,沿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轴心螺杆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六角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容大之光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容大之光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01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