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污染水体总磷指标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9041.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4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月;郭伟;邵增会;汪克;崔程皓;于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设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7;C12R1/085;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郝志亮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污染 水体 指标 微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污染水体总磷指标微生物菌剂,按总重量份100份计,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包含:10‑35重量份的氨基多糖螯合盐、30‑50重量份的短小芽孢杆菌和15‑40重量份的蜡样芽孢杆菌。该微生物菌剂能很好的解决污染水体中总磷指标降解的问题,尤其针对河道污染水体、纳污坑塘等有很好的治理效果,具有无毒、安全、高效、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善污染水体总磷指标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工业、农业和其他各个行业的不断快速发展,我们的土地、水资源被不断开发利用,然而在我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由于无序开发,无合理规划,对我国的水资源处理和水资源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现在我国出现生产、生活污水很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城市河道变成了“臭水沟”,甚至成为了纳污的容器。这不仅破坏了城市河道的生态系统,也危害了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城市河道的污染也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
河道污染水体的传统治理方法主要是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如:①引水换水,就是用“引水释污”方法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可以使水体黑臭关键性水质指标总磷和有机物污染指标等有所下降。但对于蓄水量较大的水域,补水量太小起不到净化效果,而提高补水量又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且费用高昂。所以只是起到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暂缓效果。②底泥疏浚,也就是“清淤挖泥”,可减少河道内的大量有机碳、氮、磷等营养物质,是减少内源性污染、减轻水体黑臭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但是大规模清淤,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物种群结构和生境,削弱其自净功能。化学方法一般是使用化学絮凝剂,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层污染物,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但是由于化学絮凝处理的效果容易受水体环境变化的影响,持续性差,容易反复,且对生态系统有二次污染,对水生生物有毒性。目前在整治河道污水适用性广的是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通常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降解有机污染物,目的是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下降至环境标准规定的浓度,改善受污染的环境。它能使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并且降解速度快,处理时间短,操作简单,费用低,又能很方便地与其它技术组合综合处理污染,较之上述传统的方法,这些优点使其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修复方法。但是河道污染水体中总磷指标往往是比较难改善的,因为自然界中能够超负荷利用总磷的微生物比较少,且利用量比较低,尤其是有机磷。因此,一种专门针对总磷降解的微生物菌剂的发明就变得极其必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污染水体总磷指标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能很好的解决污染水体中总磷指标降解的问题,尤其针对河道污染水体、纳污坑塘等有很好的治理效果,具有无毒、安全、高效、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污染水体总磷指标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污染水体总磷指标微生物菌剂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污染水体总磷指标微生物菌剂,按总重量份100份计,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包含:10-35重量份的氨基多糖螯合盐、30-50重量份的短小芽孢杆菌和15-40重量份的蜡样芽孢杆菌。
氨基多糖螯合盐具有优良的生物兼容性,可生物降解,降解产物安全无毒,且具有抗氧化、抗毒、抗菌等特性。此处所述氨基多糖螯合盐作用为针对污染水体可能对微生物菌剂产生干扰的,如重金属、抗生素、抗菌剂进行降解。
进一步地,所述氨基多糖螯合盐的化学结构是六碳糖的多聚体,分子量在100万-200万之间,基本单位是乙酰葡萄糖胺,是由1000-3000个乙酰葡萄糖胺残基通过β(1→4)糖甙链相互连接而成的聚合物,脱乙酰度≥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设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设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90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