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内转子曳引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48932.X | 申请日: | 2019-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5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黎宜芳;王卫平;吴湖南;罗华生;邹立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江特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F16D65/12;H02K1/27 |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赣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0 | 代理人: | 刘鸿运 | 
| 地址: | 336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转子 曳引机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内转子曳引机结构,包括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定子铁芯、转子磁轭、刹车盘、中心转轴、曳引轮,所述前、后端盖的轴承座内均设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中心转轴紧固,所述机座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前、后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定子铁芯固定连接于机座内侧壁上靠近前端盖处,所述刹车盘设于机座内前、后端盖之间,所述转子磁轭设于刹车盘上近前端盖并与定子铁芯相对应位置,并与刹车盘连接成一体结构,通过键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磁轭外径小于刹车盘外径。本发明曳引机定子在外,转子在内,零部件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即可完成,不需添加新设备、设计新工艺、培训技术工人,大大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电梯曳引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内转子曳引机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梯曳引机均为外转子曳引机,即曳引机的转子在定子的外圈,曳引机的同轴度要求高,定子部件与转子部件加工难度大,传统的加工设备无法满足要求。如果投入新的数控设备,则加工的成本很高。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方式,在满足曳引机使用参数同时,降低曳引机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型内转子曳引机结构,将转子磁轭与刹车盘连接成一体结构,转子在定子内部转动,定子铁芯与机座固定连接,转子部件和与定子部件都可以采用传统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即可完成的,不需添加新设备、设计新工艺、培训技术工人,大大节约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内转子曳引机结构,包括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定子铁芯、转子磁轭、刹车盘、中心转轴、曳引轮,所述前、后端盖的轴承座内均设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中心转轴紧固,所述机座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前、后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定子铁芯固定连接于机座内侧壁上靠近前端盖处,所述刹车盘设于机座内前、后端盖之间,所述转子磁轭设于刹车盘上近前端盖并与定子铁芯相对应位置,并与刹车盘连接成一体结构,通过键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磁轭外径小于刹车盘外径,所述曳引轮通过键连接于中心转轴上前端盖的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机座前、后两端面上分别设有定位止口Ⅰ、Ⅱ,所述前端盖与机座连接面上设有沿轴向向后延伸的凸台Ⅰ,所述后端盖与机座连接面上设有沿轴向向前延伸的凸台Ⅱ,所述前端盖通过凸台Ⅰ套设于定位止口Ⅰ内定位,所述后端盖通过凸台Ⅱ套设于定位止口Ⅱ内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盘后端内圈台阶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盘车齿轮,所述盘车齿轮为内齿轮,所述后端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小齿轮轴,所述小齿轮轴一端与盘车齿轮啮合,另一端伸出后端盖并固定连接有手轮。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盘后端内圈台阶面上设有定位止口Ⅲ,所述盘车齿轮与刹车盘连接面上设有沿轴向向前延伸的凸台Ⅲ,所述盘车齿轮通过凸台Ⅲ套设于定位止口Ⅲ内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磁轭外侧面与定子铁芯之间设有若干磁钢片,所述若干磁钢片呈圆周均布围成一个磁钢圆环,所述磁钢圆环外侧面套设有套筒,用于保护和固定磁钢片,所述套筒采用不锈钢/碳纤维不导磁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前、后端盖、刹车盘辐板上均设有若干散热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转轴后端设有编码器。
进一步的,所述后端盖轴承座内滚动轴承为深沟球轴承;所述前端盖轴承座内滚动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滚子轴承前、后均设有油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江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江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89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