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隧道溶洞顶板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8859.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6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郝瑞军;郝永明;杨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101117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隧道 溶洞 顶板 竖向 位移 实时 监测 报警装置 | ||
1.一种便携式隧道溶洞顶板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激光发射端(1)、激光接收端(3)、激光反光片(4)、数据处理系统(6)、便携式计算机(7)和报警警示灯(5);
激光发射端(1)和激光接收端(3)分别与数据处理系统(6)的输出口和输入口连接;数据处理系统(6)和报警警示灯(5)与便携式计算机(7)连接;
所述激光发射端(1)和激光接收端(3)用来测量激光反光片(4)竖向位移变化值;所述数据处理系统(6)根据测得的竖向位移变化值判断是否超出系统设置的安全阈值,当超过安全阈值时,报警警示灯(5)变色,同时便携式计算机(7)发出警报铃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隧道溶洞顶板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隧道两侧的激光装置架(2),一侧安装激光发射端(1),另一侧安装激光接收端(3),多台激光发射装置与激光接收装置依次对应地安装在激光装置架(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隧道溶洞顶板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装置架(2)底部固定在矩形底座(14)上;所述矩形底座(14)上四个边角处各设置一个调节钮(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隧道溶洞顶板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装置架(2)上还安装有水准仪(13),通过矩形底座(14)上的调节钮(15)使水准仪(13)达到水平稳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隧道溶洞顶板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准仪(13)在激光装置架(2)上的位置低于激光发射端(1)或激光接收端(3)所固定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隧道溶洞顶板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光装置架(2)上还设置有粗准螺旋钮(11)和细准螺旋钮(12),通过粗/细螺旋钮调整激光发射端(1)、激光反射片(4)和激光接收端(3)三者的工作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隧道溶洞顶板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反光片(4)均匀地嵌固在隧道溶洞顶板(8)厚度较薄弱的位置;所述报警警示灯(5)固定在隧道溶洞顶板(8)监测点旁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隧道溶洞顶板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警示灯(5)采用无线蓝牙与便携式计算机(7)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隧道溶洞顶板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6)采用Flash单元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包含安全阈值比较与神经网络法预测溶洞顶板变形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隧道溶洞顶板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神经网络法预测溶洞顶板变形趋势的具体步骤为:
1)将多个点的监测位移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归一化集合;
2)通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设定神将网络的权重参数和阈值;
3)将归一化的数据分为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并把训练数据导入到设定好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通过向前传播和反向传播进行训练;
4)将训练结果进行计算训练误差计算,判断是否满足设定的判断条件;如果满足条件,则算法结束,该模型作为最优预测模型;如果不满足,则不断修正权值系数和阀值,返回再次训练;
5)将测试数据导入最优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88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