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列车二系悬挂半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8539.0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6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马然;孙汝亭;程春;胡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02 | 分类号: | F16F9/02;F16F9/53;F16F9/34;B61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杨晓亭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列车 悬挂 半自动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二系悬挂半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空气弹簧机构和控制装置机构;控制机构包括联接组件、缸体组件和固定底座;缸体组件包括缸筒,缸筒内部注满磁流变液,缸筒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活塞杆Ⅰ、缸盖、阻尼活塞Ⅰ、阻尼活塞Ⅱ、阻尼内缸套、活塞杆Ⅱ和缸底盖,阻尼内缸套是上端开放、下端封闭的盲孔套结构,阻尼内缸套的外圆柱面上沿周向设有励磁线圈,与阻尼内缸套的内径尺寸间隙配合的阻尼活塞Ⅱ设置在阻尼内缸套内、且阻尼活塞Ⅱ的外圆柱面上沿周向设有励磁线圈。本发明能够在实现对空气弹簧系统节流孔开度自适应调节、提高列车对不同运行工况的适应性的前提下实现降低结构复杂程度,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列车二系悬挂控制装置,具体是一种可提高高速列车运行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的高速列车二系悬挂半自动控制装置,属于高速列车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列车高速运行使得其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幅度较大,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的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而且对长期在高速列车上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一定伤害,除此以外,剧烈的振动还会损坏列车的零部件,缩短其使用寿命。二系悬挂是转向架构架与车体之间的悬挂装置,主要由中央弹簧和各式减振器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支撑车体与衰减振动。
目前我国高速列车的二系悬挂普遍采用的是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这种类型的空气弹簧因带有附加气室可有效增加空气弹簧的容积,降低了空气弹簧系统的刚度;此外,空气可以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节流孔在附加气室与主气室之间流动,产生阻尼作用,通常这种阻尼作用可代替垂向阻尼器的作用。为了能够根据高速列车不同的运行工况实现最佳的刚度应对,本申请人申请了申请号为201610611707.5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列车二系悬挂半自动控制装置》,其公开了利用磁流变液实现节流孔开度大小的半主动控制,进而实现空气弹簧的刚度可调、改善二系悬挂系统的减振性能。但其针对节流孔开度调节部分,设有固定安装在缸筒内的隔板以及设置在阻尼活塞Ⅱ的下端面与隔板的上端面之间的支撑弹簧,这种结构不仅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而且不便于阻尼活塞Ⅱ内圈上的励磁线圈的绕制,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列车二系悬挂半自动控制装置,能够在实现对空气弹簧系统节流孔开度自适应调节、提高列车对不同运行工况的适应性的前提下实现降低结构复杂程度,进而降低制造成本,特别适用于高速列车的二系悬挂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高速列车二系悬挂半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空气弹簧机构和控制机构。
所述的空气弹簧机构包括主气室和附加气室。
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联接组件、缸体组件和固定底座,缸体组件竖直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上。
联接组件包括托盘,托盘与高速列车的车体固定安装连接。
缸体组件是筒状结构,包括缸筒,缸筒内部注满磁流变液,缸筒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活塞杆Ⅰ、缸盖、阻尼活塞Ⅰ、阻尼活塞Ⅱ、阻尼内缸套、活塞杆Ⅱ和缸底盖;
阻尼活塞Ⅰ的外径尺寸与缸筒的内径尺寸间隙配合、且阻尼活塞Ⅰ的外圆柱面上沿周向设有内凹结构并缠绕有励磁线圈,阻尼内缸套是上端开放、下端封闭的盲孔套结构,阻尼内缸套的外径尺寸与缸筒的内径尺寸间隙配合、且阻尼内缸套的外圆柱面上沿周向设有内凹结构并缠绕有励磁线圈,与阻尼内缸套的内径尺寸间隙配合的阻尼活塞Ⅱ设置在阻尼内缸套内、且阻尼活塞Ⅱ的外圆柱面上沿周向设有内凹结构并缠绕有励磁线圈;
与缸筒同轴设置的活塞杆Ⅰ的顶端与托盘的下平面固定安装连接,活塞杆Ⅰ的底端向下依次穿过缸盖和阻尼活塞Ⅰ,并与阻尼活塞Ⅱ固定安装连接,缸盖固定安装在缸筒顶端、并与活塞杆Ⅰ之间设置密封,阻尼活塞Ⅰ与活塞杆Ⅰ固定安装连接;
活塞杆Ⅱ的顶端与阻尼内缸套的底端固定安装连接,且活塞杆Ⅱ的底端穿过缸底盖伸出至缸筒外部,缸底盖固定安装在缸筒底端、并与活塞杆Ⅱ之间设置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8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