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慧医疗的输液实时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6274.0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3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孙云焕;姚良巧;萧云武;金迪;韩丹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山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M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7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慧 医疗 输液 实时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输液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智慧医疗的输液实时监测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持板,挡持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触动板,触动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金属片,挡持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柔性绳,所述柔性绳远离挡持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弹簧杆。当吊瓶的底部与挡持板接触时,表示吊瓶被夹持完成,此时再松开吊瓶,弹簧杆被释放时会推动调节杆拉动柔性绳进行移动,柔性绳移动会拉紧绕线齿;吊瓶向上移动会挤压挡持板,使挡持板逐渐与触动板接触,触动板被挤压会带动对称的金属片相互靠近,金属片碰撞的响声逐渐变大,从而达到了根据药液的重量实时监测输液的情况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液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智慧医疗的输液实时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输液是医疗上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常用手段,其中输液设备包括吊瓶、挂瓶架,输液管、挂持件等组件构成。
现有的输液设备虽然能够保证吊瓶距离患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使药液能顺利流入患者的体内,但缺少监控机构,导致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需医护人员进行不定时检查观看,以确保在药液滴落完成时,能够及时停止输液,但小型诊所内部医护人员人数较少而患者较多,医护人员可能会出现疏忽患者的现象;此外,若患者自己观察药液滴落情况时,会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消耗体能可能会加剧患者的不适感,因此一种用于智慧医疗的输液实时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根据药液的重量实时监测输液的情况、避免出现药液滴落完成后对患者造成伤害现象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慧医疗的输液实时监测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持板,挡持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触动板,触动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金属片,挡持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柔性绳,所述柔性绳远离挡持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弹簧杆,弹簧杆远离调节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夹持件,调节杆远离弹簧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挤压板,挤压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起翘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吊瓶的底部放置在壳体的下方,并推动吊瓶向上移动,因吊瓶自身具有一定的尺寸,被推动进入壳体内部时会与夹持件接触,吊瓶与夹持件接触时,吊瓶被推动向上移动的同时会带动夹持件一起向上移动,当吊瓶的底部与挡持板接触时,表示吊瓶被夹持完成,此时再松开吊瓶,弹簧杆被释放时会推动调节杆拉动柔性绳进行移动,柔性绳移动会拉紧绕线齿;吊瓶向上移动会挤压挡持板,使挡持板逐渐与触动板接触,触动板被挤压会带动对称的金属片相互靠近,金属片碰撞的响声逐渐变大,从而达到了根据药液的重量实时监测输液的情况的效果。
2.通过上述随着吊瓶内药液不断输入患者的体内,弹簧杆受到的压力逐渐变小而推动挤压板向壳体的上方移动,挤压板移动的同时会带动弧面板逐渐远离起翘杆,起翘杆失去限制力会逐渐翘起,当吊瓶移动至壳体的顶部时,表示药液掉落完成,而此时的起翘杆距离吊瓶的窄端较近,故阻塞块会与吊瓶窄端接触并将其挤压,从而达到了避免出现药液滴落完成后对患者造成伤害现象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起翘杆远离挤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塞块,当阻塞块与吊瓶窄端接触时,会将输液管堵塞,避免将空气输入患者体内。
优选的,所述夹持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曲杆。
优选的,所述曲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起到扩大曲杆夹持范围以及力度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曲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滚轮,滚轮起到当吊瓶被推动安装时,减少表面摩擦力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滚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弧面板,弧面板起到限制起翘杆移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柔性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板,便于绕线齿在其表面进行滑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柔性板与柔性绳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有绕线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山县人民医院,未经梁山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6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