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互联网加密传输数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4822.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4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任海波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联网 加密 传输 数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联网加密传输数据方法,不需要使用SSL本身机制进行加密,仅使用SSL安全通道传输了相关握手、随机数等重要信息,用这些重要信息以及本地私钥生成最终的对称加密秘钥,后续的数据加密算法可灵活选择,安全度上要比普通的SSL强度要高,而且能够显著提升传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联网加密传输数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进行互联网数据传输多采用SSL或IPsec,但是在使用 SSL或IPsec进行数据传输时性能会非常的低,对于大流量情况下不能很好的胜任,1Gbps的带宽只能跑到100Mbps,尤其是5G时代的到来,性能是远远不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互联网加密传输数据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互联网加密传输数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建立ssl安全通道;
b.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握手请求报文,接收端接收握手请求报文后向发送端返回握手响应报文;
c.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第一随机数报文,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第二随机数报文,发送端接收第二随机数报文后向接收端发送确认报文;
d.发送端与接收端分别利用第一随机数、第二随机数及本地的完整性秘钥进行异或运算获得完整性校验秘钥;
e.发送端与接收端分别利用第一随机数、第二随机数与本地的私有秘钥进行异或运算获得对称秘钥;
f.发送端利用对称秘钥对明文数据进行加密运算得到密文;
g.发送端利用完整性校验秘钥对步骤f中得到的密文进行MD5算法运算得到发送端完整性校验值,并将密文及发送端完整性校验值发送到接收端;
h.接收端利用完整性校验秘钥对接收到的密文进行MD5算法运算得到接收端完整性校验值,将接收端完整性校验值与发送端完整性校验值进行对比,确认密文是否被篡改;
i.接收端利用对称秘钥对接收到的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明文数据。
优选的,利用对称秘钥对明文数据加密或对密文进行解密的算法为 DES或AES算法。
优选的,所述完整性校验秘钥为32位。
优选的,所述对称秘钥为256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互联网数据传输方法,不需要使用SSL本身机制进行加密,仅使用SSL安全通道传输了相关握手、随机数等重要信息,用这些重要信息以及本地私钥生成最终的对称加密秘钥,后续的数据加密算法可灵活选择,安全度上要比普通的SSL强度要高,而且能够显著提升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建立ssl安全通道;
发送端发送握手请求报文,接收端接收握手请求报文后向接收端返回握手响应报文;
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随机数报文X,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随机数Y报文,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确认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48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