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的充电停车管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4610.8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9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芳;蔡伟;兰贞波;蔡炜;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立体 机械 车库 充电 停车 管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的充电停车管理装置及方法,该充电停车管理装置包括设置在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中各个停车位充电桩对应的充电操作屏、设置在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中的存取车控制系统、总操作屏、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总操作屏与充电操作屏通过第二通信模块进行通信,实现在总操作屏上完成对各个充电操作屏的远程操作;总操作屏与存取车控制系统通过第一通信模块进行通信,实现在总操作屏上完成停车和取车操作。本发明采用多屏映射技术实现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中多个电动汽车充电控制屏和存取车操作屏同屏操作,解决车主在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中操作复杂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的充电停车管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提升以及立体机械停车库应用的推广,建设为电动汽车提供安全可靠充电服务、同时具备与城区配网友好互动的立体机械停车库已成为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的趋势。电动汽车立体机械停车库的集成度高,可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设置多层电动汽车停车位以停放更多的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充电过程需要在相应的电动汽车充电操作屏上进行扫码或刷卡操作完成。因国家电网公司对充电信息安全性的要求,每个充电桩均配置一个电动汽车充电操作屏,且充电信息直接上传到国家电网公司的车联网平台,第三方系统无法读取充电信息。
为保障车主操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车主停车和取车均在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的首层完成。相应的,每个电动汽车立体机械停车库在首层有一个存取车操作屏。因此,每个电动汽车立体机械停车库在首层设置有多个电动汽车充电操作屏和一个存取车操作屏。车主在停好车后,需根据停车位选择对应的电动汽车充电操作屏进行充电操作,并同时操作存取车操作屏进行存取车操作,这样造成操作的复杂性,影响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使用的体验感。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立体车库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便携式智能型充电桩和与其配合使用的充电电源自动对接装置,便携式智能型充电桩可做成直流或交流充电桩两种,便携式智能型充电桩可放置在入库的电动汽车尾部,并随电动汽车一起移动并最终放置在停车位上;充电电源自动对接装置包括装置外壳、电源对接装置和插座插头自动容错的机械装置。该发明可使不同车型不同功率的电动汽车均能够在立体车库中充电,提高了电动汽车在立体车库中的利用率。但该发明主要是对充电对接装置的阐述,不涉及立体机械车库中的多屏操作充电停车管理系统,无法解决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中多屏操作复杂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的充电停车管理装置及方法,采用多屏映射技术实现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中多个电动汽车充电控制屏和存取车操作屏同屏操作,解决车主在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中操作复杂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设计一种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的充电停车管理装置,该充电停车管理装置包括设置在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中各个停车位充电桩对应的充电操作屏、设置在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中的存取车控制系统、总操作屏、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所述总操作屏与充电操作屏通过第二通信模块进行通信,实现在总操作屏上完成对各个充电操作屏的远程操作;所述总操作屏与存取车控制系统通过第一通信模块进行通信,实现在总操作屏上完成停车和取车操作。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总操作屏由充电操作区、停车操作区、充电操作屏映射区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立体机械车库的充电停车管理方法,应用上述充电停车管理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总操作屏进行停车操作;
2)在总操作屏进行充电操作;
3)在总操作屏进行取车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4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流动改进的发烟制品
- 下一篇:结合CD3和肿瘤抗原的异二聚体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