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人体接近感应警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2725.3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9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威;孙绍光;曹勇;王春昊;尚书智;盖晶;盛丹;王哲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电力调度实业有限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24 | 分类号: | G08B13/24;G08B7/06;G08B25/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经***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人体 接近 感应 警报器 |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人体接近感应警报器,涉及一种物联网控制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带自锁功能接近式感应警报器无法实现远程关闭的问题。本发明的警报器本体用于发出报警提示音以及强光;物联网wifi模块包括远程控制单元和继电器K;继电器K开关的公共端与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相连,继电器K开关的常开触点与警报器本体的电源正极输入端相连,警报器本体的电源负极输入端与220V交流电源的零线相连,感应电路用于在有人接近警报区时,驱动继电器K开关由常闭触点转换为常开触点;远程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由通迅设备发出的关断指令后,驱动继电器K的开关由常开触点转换为常闭触点。有益效果为实现了警报器的自锁以及远程关闭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接近式感应警报器是常见的警报器之一,常用于危险品、保险柜、隔离区域的安全警报,当触发接近式感应警报器时,发出高分贝的声报警以及发出强光,以便吓跑盗贼或者提醒的作用;现有的接近式感应警报器,当触发停止后,警报器自动关闭,警示或防盗的效果不佳;为了提高警示或防盗的效果,在现有的警报器上增加了自锁电路,在警报器触发以后,警报器会持续开启,最后通过手动的方式关闭警报器,但无法实现带自锁功能接近式感应警报器的远程关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带自锁功能接近式感应警报器无法实现远程关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人体接近感应警报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人体接近感应警报器包括警报器本体;
所述警报器本体用于发出报警提示音以及强光;
该接近感应警报器还包括感应电路和物联网wifi模块;
所述物联网wifi模块包括远程控制单元和继电器K;
继电器K开关的公共端与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相连,继电器K开关的常开触点与警报器本体的电源正极输入端相连,警报器本体的电源负极输入端与220V交流电源的零线相连,
所述感应电路用于在有人接近警报区时,驱动继电器K开关由常闭触点转换为常开触点;
远程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由通迅设备发出的关断指令后,驱动继电器K的开关由常开触点转换为常闭触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感应电路的触发驱动物联网wifi模块,使警报器本体发出报警提示音以及强光;利用物联网wifi模块本身的自锁功能实现警报器本体在触发以后,持续报警的功能,并且通过物联网wifi模块与远程通迅设备的信息交互实现警报器本体的远程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人体接近感应警报器的原理框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感应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人体接近感应警报器,该接近感应警报器包括警报器本体3;
所述警报器本体3用于发出报警提示音以及强光;
该接近感应警报器还包括感应电路1和物联网wifi模块2;
所述物联网wifi模块2包括远程控制单元和继电器K;
继电器K开关的公共端与220交流电源的火线相连,继电器K开关的常开触点与警报器本体3的电源正极输入端相连,警报器本体3的电源负极输入端与220交流电源的零线相连,
所述感应电路1用于在有人接近警报区时,驱动继电器K开关由常闭触点转换为常开触点;
远程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由通迅设备发出的关断指令后,驱动继电器K的开关由常开触点转换为常闭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电力调度实业有限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电力调度实业有限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27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