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算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1985.9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8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谢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45 | 分类号: | H03F3/45;H03F3/68;H03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算放大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运算放大器,该运算放大器包括:轨至轨输入级电路、瞬态增强电路和class AB输出级电路;瞬态增强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与轨至轨输入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class AB输出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class AB输出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算放大器,通过瞬态增强电路提高运放输出端的压摆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运放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运算放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器件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运算放大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运放的种类繁多并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在运放对速度有要求时,需要输出端电压能在一定时间内建立到目标值,即需要运放输出端的压摆率较大。
目前,现有的运算放大电路如rail-to-rail输入class AB输出的运放,如果对压摆率有要求,通常做法是通过增加运放输入级尾电流源中的电流来提高压摆率,但这需要增加运放输出级电流来保证系统稳定性,运放输出级电流的增加会使输出管尺寸增大,带来较大的寄生电容,从而导致压摆率的提升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运算放大器,通过瞬态增强电路提高运放输出端的压摆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算放大器,包括:轨至轨输入级电路、瞬态增强电路和class AB输出级电路;
瞬态增强电路包括:
第一比较器,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与轨至轨输入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用于根据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输入的信号调整输出端输出的信号;
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class AB输出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晶体管导通时,将源极输入的电流传输至漏极;
第二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用于根据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输入的信号调整输出端输出的信号;
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class AB输出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晶体管导通时,将漏极输入的电流传输至源极。
可选的,第一比较器包括第一电流源、第二电流源、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作为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作为第一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第一电流源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流源的第一端均与第一电源线电连接,第一电流源的第二端与第三晶体管的源极以及第四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五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五晶体管的漏极与第四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第五晶体管的源极和第六晶体管的源极均与第二电源线电连接,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第四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第六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二电流源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七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均与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第七晶体管的源极与第八晶体管的源极均与第二电源线电连接,第八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一偏置电压,第八晶体管的漏极与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第六晶体管的漏极作为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晶体管电连接。
可选的,第一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均为N型晶体管。
可选的,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的宽长比为N:1或第五晶体管和第七晶体管的宽长比为M:1,N和M均大于等于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19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