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拱形结构的姿态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1657.9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7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宏;吴欣之;滕延锋;金晶;刘泉;贾吉敏;沈恺达;郭海军;李操;朱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8 | 分类号: | 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拱形 结构 姿态 调整 方法 | ||
1.一种预制拱形结构的姿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拱座、预制拱板单元(3)和结构底板(15)上划线;
S2,水平调整预制拱板单元(3),水平调整方式为四点法;
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预制拱板单元(3)运输到待安装位置附近;
S22,在平面内移动预制拱板单元(3),使得预制拱板单元(3)的左拱脚中线(13)与左拱座(5)上的设计中线在平面上对齐;
S23,保持左拱脚不动,以左拱脚中点(7)为圆心,在平面内旋转预制拱板单元(3),使预制拱板单元(3)右拱脚中线(14)与右拱座(6)上的设计中线在平面上对齐;
S24,保持预制拱板单元(3)的两侧拱脚不动,以左、右拱脚中点(8)连线为旋转轴,转动预制拱板单元(3),当拱顶前端点(10)与底板(15)上对应的前设计投影点(16)重合时,停止转动;
S25,校核拱顶后端点(9)与底板(15)上对应的后设计投影点(17),满足误差范围内时即完成水平姿态调整;
S26,当实际点位与设计点位误差较大时,记录各个点位的距离误差值,然后重复从步骤2到步骤5的调整过程,按照误差均匀分配的原则对各个点位的误差限值进行调整,直至全部误差在限定范围内,同时四点的误差值应均匀;
S3,竖直调整预制拱板单元(3),竖直调整方式为双点法;
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测量拱顶前端点(10)的实际高程,计算拱顶前端点(10)与设计高程的差值,以上述差值作为预制拱板单元(3)整体上升或者下降的数值;
S32,保持预制拱板单元(3)的平面姿态不动,预制拱板单元(3)按照上述的差值进行整体上升或者下降;
S33,校核的拱顶后端点(9)与高程设计值的误差,当上述误差在限定范围时,竖直姿态调整完成;当上述误差超过限定值时,保持拱顶前端点(10)不动,调整拱顶后端的高度至误差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拱形结构的姿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预制拱板单元(3)上的划线方式为:在每榀待安装预制拱板单元(3)的两个拱脚处的内表面分别划出左拱脚中线(13)和右拱脚中线(14),在拱顶的内表面处分别标出拱顶前端点(10)和拱顶后端点(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拱形结构的姿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四点法中,拱顶前端点(10)、左拱脚中线(13)的外端点和右拱脚中线(14)的外端点为控制点,拱顶后端点(9)为校核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拱形结构的姿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双点法中,拱顶前端点(10)为控制点,拱顶后端点(9)为校核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拱形结构的姿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拱座划线上的划线方式为:在左拱座(5)和右拱座(6)的下表面分别划出左拱座设计中线(11)和右拱座设计中线(12);
底板(15)上的划线方式为:在拱形结构的底板(15)上表面标出每榀预制拱板单元(3)的拱顶前端点(10)在结构底板(15)上的前设计投影点(16)和拱顶后端点(9)在结构底板(15)上的后设计投影点(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拱形结构的姿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大误差值和最小误差值的差值应小于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16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