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射频线圈装置及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0417.7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3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烨;李楠;陈巧燕;罗超;刘新;郑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3/36 | 分类号: | G01R33/36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线圈 解耦 射频线圈装置 核磁共振 多通道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感应电流 回路设置 解耦性能 相邻设置 成像 保证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射频线圈装置及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该多通道射频线圈装置包括:相邻设置的至少两个射频线圈,所述至少两个射频线圈用于产生核磁共振MR信号,和/或接收核磁共振MR信号;解耦回路,所述解耦回路设置在相邻两个射频线圈中间,用于调节至少两个射频线圈的感应电流。通过在相邻两个射频线圈设置解耦回路,达到在保证解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成像的完整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磁共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射频线圈装置及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非质子核磁共振成像在细胞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获得重要的形态学和代谢信息。
在使用多通道射频线圈进行成像时,需要对相邻通道间的线圈进行解耦,解耦性能对线圈阵列的效率和并行成像性能至关重要。目前,相邻通道间的线圈主要通过几何重叠技术(操作磁场重叠,使两线圈互感为零)解决线圈通道间的电磁耦合问题。
然而,目前进行解耦的方式,相邻通道的线圈之间的重叠部分,无法用于成像,会导致成像不够完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通道射频线圈装置及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以实现在保证解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成像的完整性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射频线圈装置,包括:
相邻设置的至少两个射频线圈,所述至少两个射频线圈用于产生核磁共振MR信号,和/或接收核磁共振MR信号;
解耦回路,所述解耦回路设置在相邻两个射频线圈中间,用于调节至少两个射频线圈的感应电流。
可选的,所述解耦回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用于调节至少两个射频线圈的感应电流。
可选的,所述解耦回路包括串联的多个第一电容,所述多个第一电容在所述解耦回路中均匀分布。
可选的,所述多个第一电容的电容值相等。
可选的,所述射频线圈为双调谐射频线圈。
可选的,所述双调谐射频线圈包括:
基础线圈和一个谐振电路;
所述基础线圈包括串联的多个第二电容;
所述谐振电路并联在所述多个第二电容中的一个第二电容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解耦回路与所述基础线圈在第一方向的长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射频线圈分布在圆柱面上。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射频线圈分布在平面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多通道射频线圈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通道射频线圈装置包括射频线圈组和解耦回路;所述射频线圈组包括相邻设置的至少两个射频线圈,所述至少两个射频线圈用于产生核磁共振MR信号,和/或接收核磁共振MR信号;所述解耦回路设置在相邻两个射频线圈中间,用于调节至少两个射频线圈的感应电流,解决了相邻通道的线圈之间的重叠部分,无法用于成像,会导致成像不够完整的问题,实现了在保证解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成像的完整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通道射频线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三个射频线圈和解耦回路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至少两个射频线圈分布在圆柱面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多通道射频线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0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