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冲压模具智能控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0046.2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2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单忠德;姜波;孙福臻;李永杰;张泉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6 | 分类号: | B21D3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模具 智能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冲压模具智能控温系统,包括温控系统和水路系统。所述温控系统由中央控制器收集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等信息,并根据工艺要求控制变频循环泵及流量控制阀改变流量实现控温;所述水路系统包括保温蓄水器、冷却装置、气压罐、水管附件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热冲压工艺过程中冲压、保压、回程等不同阶段对模具温度要求,控制冷冻水流量按照工艺要求调节;本发明实现了上下模具分区控温,保证了冲压件的上下模面冷却温度的有效性;蓄水器作温水区与冷冻水区的分区设置,两水区间设有连通管,管内设过滤网可实现颗粒过滤,并对进口流量剧增的情况起到缓冲作用;本发明具有变频节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板材热冲压成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冲压模具智能控温系统。
背景技术
热冲压工艺过程中模具冷却效果对冲压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有显著影响。目前热冲压工艺过程中模具冷却装置功能单一,模具冷却速度无法调控,无法满足新型热冲压工艺过程中冲压、保压、回程等不同阶段对模具温度的不同要求;另外,循环泵目前采用的是工频循环泵,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始终定频运转,造成能源浪费,无法达到节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冲压模具智能控温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热冲压工艺过程中冲压、保压、回程等不同阶段对模具温度的不同要求的问题,并增加了上下模分区控温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冲压模具智能控温系统,包括温控系统和水路系统。所述温控系统由中央控制器收集压力传感器、入口温度传感器、模具温度传感器、出口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计的信息并根据工艺要求将控制信号发送给变频循环泵及流量控制阀进行温度控制;所述水路系统包括保温蓄水器及冷却装置、变频循环泵、保温气压罐、热冲压模具、水管附件等。保温蓄水器内部结构采用温水区与冷冻水区的分区设置;温水区和冷冻水区之间设有保温层隔板,保温层隔板设有连通管,连通管连通温水区与冷冻水区,连通管内设有滤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的热冲压工艺过程中冲压、保压、回程等不同阶段对模具温度的不同要求,控制冷冻水流速与流量使模具温度按工艺要求调节,有效缩短保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本发明实现上下模具分区控温功能,保证冲压件的上下模面冷却温度的有效性,从而保证冲压件内部组织分布均匀稳定;保温蓄水器内部结构采用温水区与冷冻水区的分区设置,可提高温水的冷却效率,提高循环泵使用寿命。热水区可实现颗粒沉淀作用,连通管可实现颗粒过滤作用,连通管可对进口流量剧增的情况起到缓冲作用;同时本发明具有变频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部件说明:1、中央控制器2、保温蓄水器及制冷系统3、变频循环泵4、保温气压罐5、压力传感器6、入口温度传感器7、流量控制阀8、流量计9、模具温度传感器10、热冲压模具11、出口温度传感器201、温水区202、冷冻水区203、保温层隔板204、连通管205、冷却装置206、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一种热冲压模具智能控温系统,包括温控系统和水路系统。所述温控系统由中央控制器(1)收集压力传感器(5)、入口温度传感器(6)、模具温度传感器(9)、出口温度传感器(11)和流量计(8)的信息并根据工艺要求将控制信号发送给变频循环泵(3)及流量控制阀(7)进行温度控制;所述水路系统包括保温蓄水器及冷却装置(2)、变频循环泵(3)、保温气压罐(4)、热冲压模具(10)、水管附件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0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开闭所串联牵引网的继电保护方法
- 下一篇:微创手术器械快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