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灌溉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9067.2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张志洋;陈超;夏华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23/00 | 分类号: | A01C23/00;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灌溉 水肥 一体化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灌溉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其包括水泵、混肥桶、蓄肥桶、控制柜、加肥装置、搅拌装置、注肥泵,水泵通过管道与水源、混肥桶和蓄肥桶连接,水泵与水源安装有第四电动阀,水泵与混肥桶安装有第二电动阀,混肥桶与蓄肥桶之间安装有第一电动阀和第三电动阀,混肥桶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叶片,混肥桶通过管道连接蓄肥桶,蓄肥桶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液面传感器,蓄肥桶通过管道连接注肥泵,其特征在于:混肥桶上安装有加肥装置,加肥装置包括加料斗、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偏心轮,振动装置安装于加料斗的锥面上。上述装置能够提高下料时下料量、均匀性、平稳性的有效控制/调节,提高落料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业作物、植物的灌溉、施肥、施药、农业节水灌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灌溉用水肥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利用灌溉系统,借助专用施肥设备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近些年国内许多学者对大田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中国专利第CN201911032U号公开了“大田水肥一体化集中供给系统”,在田间修建一个配液池和两个储液池,两个储液池交替工作确保肥液供给的连续性,通过两池与管道的配合,实现大田施肥的水肥一体化;中国专利第CN105284263A号公开了“以渠道内灌溉水为动力的大田水肥一体化自动渠槽管灌溉系统”,以渠道水为动力,通过设计的水动力系统,将药肥罐中的水、药、肥输送到田间;中国专利第CN107396815A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田水肥一体化灌溉的中心支轴式喷灌机”,采用双管路水电一体防缠绕旋转装置,两路管道分别控制,可以进行单独灌溉、单独施肥、单独喷药,同时施肥灌溉、药肥水高效耦合等多种方式;中国专利第CN104429270A号公开了“一种施肥方法及水肥混合装置”,研发了一套水肥混合装置,在施肥前将肥液和水充分混合,再通过泵直接送入灌溉渠道或者滴灌系统中,从而实现大田的灌溉施肥一体化。目前国内用于大田水肥一体化的施肥设备部分采用液体肥料,但液体肥料成本较高,而采用固体肥料的施肥设备,往往需要在田间修建一个大的蓄肥池,用于固体肥料的预混合,肥料需要人工称量添加。
本发明专利使用固体肥料,成本较低,通过混肥桶和蓄肥桶的配合,实现混肥和施肥同步进行,设计的加肥装置结合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精量灌溉施肥,减少肥料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管道灌溉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能够提高下料时下料量、均匀性、平稳性的有效控制/调节,提高落料均匀性。
本发明通过对振动装置(偏心轮)、垫片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提高下料时下料量、均匀性、平稳性的有效控制/调节,优化后的垫片使落料量趋于均衡,提高落料均匀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道灌溉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其包括水泵、混肥桶、蓄肥桶、控制柜、加肥装置、搅拌装置、注肥泵,水泵通过管道与水源、混肥桶和蓄肥桶连接,水泵与水源安装有第四电动阀,水泵与混肥桶安装有第二电动阀,混肥桶通过管道连接蓄肥桶,且混肥桶与蓄肥桶之间安装有第一电动阀和第三电动阀,混肥桶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叶片,蓄肥桶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液面传感器,蓄肥桶通过管道连接注肥泵),其特征在于:混肥桶上安装有加肥装置,加肥装置包括加料斗、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偏心轮,振动装置安装于加料斗的锥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轮通过套筒固定在第二电机的轴上,偏心轮包括敲击臂、延长调节臂,所述敲击臂和延长调节臂通过调节螺杆连接,所述延长调节臂径向外周设有多个弧形部。
进一步地,所述加肥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段、垫片、接料斗,加料斗通过连接管段与接料斗连接,连接管段的端面法兰与接料斗的端面法兰之间安装有垫片,垫片上设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为一圈或多圈,沿周向均匀分布,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第一通孔位于第二通孔的径向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9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