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锅两相法合成N-(苄氧羰基)琥珀酰亚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8627.2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8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琴;刘文庆;仲崇超;詹玉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吉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7/46 | 分类号: | C07D207/46 |
代理公司: | 32280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二酰亚胺 琥珀酰亚胺 苄氧羰基 滴加 羟基 两相法 合成 有机化学技术 滴加液碱 丁二酸酐 高温真空 工艺成本 硫酸羟胺 一锅合成 纯化水 酸催化 有机层 重结晶 提纯 分出 甲酸 无水 脱水 浓缩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锅两相法合成N‑(苄氧羰基)琥珀酰亚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纯化水、硫酸羟胺,并在搅拌下滴加液碱,滴加结束后,分批加入丁二酸酐,在酸催化下高温真空脱水,直至无水采出,制成N‑羟基丁二酰亚胺溶液;向N‑羟基丁二酰亚胺溶液中加入碱调节反应液pH,控制温度为0~60℃,滴加氯甲酸苄;滴加完毕后分出有机层浓缩至干,经重结晶得到N‑(苄氧羰基)琥珀酰亚胺成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避免了N‑羟基丁二酰亚胺合成后的分离及提纯步骤,直接采用两相法,一锅合成N‑(苄氧羰基)琥珀酰亚胺,有效的降低的工艺成本,缩减了操作步骤,有利于开展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锅两相法合成N-(苄氧羰基)琥珀酰亚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N-(苄氧羰基)琥珀酰亚胺为一类高效的氨基酸保护剂,广泛应用于多肽的合成。N-(苄氧羰基)琥珀酰亚胺的合成路线主是由N-羟基琥珀酰亚胺与苄氧羰基氯反应合成。
目前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合成方法比较成熟,较普遍采用的方法为丁二酸酐和羟胺反应(羟胺为盐酸羟胺或硫酸羟胺游离而得),经过一系列的后处理,得到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成品。如河南化工,1995(5)18;应用化学2003.20(6)611;江西化工2002(11)37等;另一种方法为用丁二酸与羟胺反应,羟胺为盐酸羟胺或硫酸羟胺游离而得,经过处理得到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成品,如泰安科赛尔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CN 108558728A,上述方法均可以得到品质较好的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成品,但是存在步骤繁琐,工艺成本高的问题。
目前合成N-(苄氧羰基)琥珀酰亚胺的普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有机体系,如法国Antenis M.J.O于1987年,在法国杂质BULL.SOC.Chim96(10).p775,提出的以三乙胺为碱,在四氢呋喃中的反应,过滤除盐,得到N-(苄氧羰基)琥珀酰亚胺的粗品,但收率只有25%;另一种是在碱性水溶液中,氯甲酸苄酯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反应得到产品,以上两种方法,均对原料N-羟基丁二酰亚胺存在较高的品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N-(苄氧羰基)琥珀酰亚胺合成步骤繁琐、工艺成本高、对原料纯度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一锅两相法合成N-(苄氧羰基)琥珀酰亚胺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锅两相法合成N-(苄氧羰基)琥珀酰亚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纯化水、硫酸羟胺,并在搅拌下滴加液碱,滴加结束后,分批加入丁二酸酐,在酸催化下高温真空脱水,直至无水采出,制成N-羟基丁二酰亚胺溶液;
(2)向步骤(1)得到的N-羟基丁二酰亚胺溶液中加入碱调节反应液pH,控制温度为0~60℃,滴加氯甲酸苄;滴加完毕后分出有机层浓缩至干,经重结晶得到N-(苄氧羰基)琥珀酰亚胺成品;具体反应式如下: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高温真空脱水的加热温度为100~160℃;真空度为1000~2000Pa。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硫酸羟胺、丁二酸酐、氢氧化钠和酸的摩尔比为1:1~4:2~6:0.01~0.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硫酸羟胺、丁二酸酐、氢氧化钠和酸的摩尔比为1:1~3:2~6:0.05~0.1;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硫酸羟胺、丁二酸酐、氢氧化钠和酸的摩尔比为1:2~2.4:2.6~4:0.06~0.08。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催化剂酸选自硫酸或磷酸。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加入氯甲酸苄之前,先向步骤(1)得到的N-羟基丁二酰亚胺溶液中加入带水剂升温回流至无水分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吉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吉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8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