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材料施用量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7840.1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2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方利平;马义兵;李芳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15/06;G01N31/16;G01N33/24 |
代理公司: | 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雷月华 |
地址: | 5103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化土壤 熟石灰 施用量 改良酸性土壤 有机质含量 公式计算 酸性土壤 有效含量 有效实现 交换性 粘粒 改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材料施用量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待改良的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以达到预定的目标pH值,其中,所述的熟石灰施用量按照如下公式计算:(pHt‑pHi)×0.583/[(0.27+0.073×(6.29‑pHi)‑0.00096×CL‑0.0022×OM‑0.011×[H]ex)×EC]。pHi与pHt分别表示酸化土壤的初始pH值与预定的目标pH值;CL表示酸化土壤粘粒;OM表示酸化土壤有机质含量;[H]ex表示酸化土壤交换性酸;EC表示熟石灰材料中CaO的有效含量。本发明方法能简便、精准、快速提供适用于我国各类酸化土壤性质的熟石灰材料的施用量,从而有效实现对酸化土壤pH值的快速与准确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材料施用量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酸性土壤分布遍及14个省区,总面积达2.03×108 hm2,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1%。农作物生长对于土壤的酸碱性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数作物在中性或弱酸性、弱碱性土壤中生长较为适宜,土壤pH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作物生长,在pH值<4.0的严重酸性情况下,农作物甚至无法生长。另外,酸化使土壤固相中的铝活化并释放进入土壤溶液对农作物根系产生毒害,影响作物生长,同时也改变了整个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活化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使得植物对有害重金属的吸收量增加。熟石灰材料是一种广泛被应用于调节酸化土壤pH值。通过施用熟石灰质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土壤酸度,缓解铝和其他重金属毒害,补充钙营养元素,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作物生产。
但是,一直缺乏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材料施用量的有效确定方法。不同地区土壤类型相差很大,不同的熟石灰材料间也存在差异,而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材料施用量与土壤性质密切相关。当前,关于确定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施用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土壤pH法、滴定法、缓冲溶液、交换性铝等。土壤pH是确定熟石灰需求量最早的方法之一,该方法认为当土壤pH为7时,盐基饱和度为100%,土壤pH为4时,盐基饱和度为0,且当土壤pH在4.0-7.0之间时,土壤pH和盐基饱和度之间呈线性关系,通过测定土壤pH来估计土壤盐基饱和度,另一方面通过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估计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这种方法的缺陷是在估计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时易产生误差从而使熟石灰施用量偏高或偏低,而滴定法是通过KOH或Ca(OH)2滴定土壤中的酸,这种方法较为准确,但比较费时,不利于大量样品的测定和田间大规模的实施。此外,当前熟石灰材料的有效性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熟石灰材料对酸化土壤调节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难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酸性土壤改良的熟石灰材料施用量计算方法。该方法能简便、精准、快速提供适用于我国各类酸化土壤性质的熟石灰材料的施用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材料施用量计算方法,步骤如下:向待改良的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材料以达到预定的目标pH值,所述的熟石灰施用量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pHt-pHi)×0.583 / [(0.27+0.073×(6.29-pHi)-0.00096×CL-0.0022×OM-0.011×[H]ex)×EC]
其中,pHi与pHt分别表示酸化土壤的初始pH值与预定的目标pH值;
CL表示酸化土壤粘粒(< 0.002 mm)(%);
OM表示酸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即每千克风干土壤中所含的有机质的量,单位为g/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78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