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楔子型导线耐张线夹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7737.7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7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凯;史卓鹏;刘丽花;张佳丽;高瑾;谢东升;梁燕;任爱平;贾林莉;赵超;刘红丽;智生龙;葛爱欣;薛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2 | 分类号: | H02G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2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楔子 导线 耐张线夹 | ||
楔子型导线耐张线夹属输配电技术,公开了一种用楔子夹持导线的线夹。由夹体、楔子、U形螺栓8、鞍垫9、销轴4组成。夹体呈深U形夹槽,槽底紧嵌导线。夹体跳线段端头有一U形螺栓8夹固导线,经90°摩阻弧至导线段。位于导线段夹持导线的楔子,由楔体2、调位板3、销轴4、补偿垫5、张紧螺栓6、挡板11组成。销轴4横装于两夹翼1中部偏上,其上铰连调位板3。调位板3之下,有补偿垫5、楔体2。楔体2细端有张紧螺栓6,其上穿有横跨夹体端面的挡板11。旋紧张紧螺母,可使楔体2紧插调位板3与导线之间,使楔体2与夹体紧紧夹住导线。夹持力比螺栓型线夹强,比压缩型线夹安装方便。用于耐张、转角、终端杆塔架装导线。
技术领域
楔子型导线耐张线夹属于输配电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楔子夹持导线的线夹。
背景技术
现行耐张线夹有两种:一种是螺栓型;一种是压缩型。螺栓型是用一组螺栓把线夹夹固住导线;压缩型是用液压钳爆压设备把线夹与导线压接成一体。螺栓型的优点是安装方便,只要一把扳手,无须液压钳等设备;缺点是夹持力嫌小,潜在可能拙动的隐患。压缩型的优点是夹持力强;缺点是安装不便,必须液压钳等设备。压缩型线夹的夹体为中空筒形,导线须从其心孔插入后压接成一体。
发明内容
楔子型导线耐张线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创新一种能夹持自锁防松,夹持力比螺栓型线夹强,使用比压缩型线夹方便的线夹。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楔子夹持导线为主,辅以摩阻弧增加夹持力。
楔子型导线耐张线夹(图1),由夹体、楔子、U形螺栓8、鞍垫9、销轴4组成。夹体横截面呈深U形夹槽,槽里可紧嵌导线。夹体长分跳线段、90°摩阻弧段和导线段。跳线段有U形螺栓8和鞍垫9夹固导线,产生的夹持力经90°摩阻弧增大。导线段的两夹翼1间装有楔子夹固导线。两夹翼1的跳线端有挂孔10,导线端上有装销轴4孔,下有拉孔7。
楔子有楔体2、调位板3、销轴4、补偿垫5、张紧螺栓6、挡板11组成。销轴4横装两夹翼1间,其上铰连调位板3。调位板3之下,依次有补偿垫5、楔体2。调位板3可绕销轴4摆动,自动调位贴合楔体2。楔体2细端有张紧螺栓6,其上穿有横跨夹体端面的挡板11。旋紧张紧螺母,可使楔体2紧插调位板3与导线之间,使楔体2与夹体紧紧夹住导线。
与导线连接,导线先从楔体2与夹槽半圆底间穿入,下绕90°摩阻弧,从跳线段口伸出;再用U形螺栓8经鞍垫9压紧固定;接着将楔体2插入调位板3与导线间,并使其细段的张紧螺栓6穿过挡板11的孔;最后,一面将导线紧压夹槽底,一面旋张紧螺栓6,使楔体2紧紧楔入调位板3与导线间,并用锁紧螺母锁住。导线靠U形螺栓8的夹持力,经90°摩阻弧面增大,和楔体2的夹持力夹在线夹内。楔体2以半圆弧面与导体半圆弧表面接触,故可省去铝包带包裹保护。
楔子型导线耐张线夹的有益效果是:夹持力比螺栓型强。有夹持自锁防松耐久功能。比压缩型耐张线夹,无须压接设备,安装方便。不卸调位板3,闭式安装导线;卸掉调位板3,可开式安装导线,使导线跳线成一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楔子型导线耐张线夹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翼;2-楔体;3-调位板;4-销轴;5-补偿垫;6-张紧螺栓;7-拉孔;8-U形螺栓;9-鞍垫;10-挂孔;1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夹体用高强度铝合金铸制。半圆形糙面槽底半径等于所夹导线半径。夹体导线段下侧有设置拉孔7的筋板。导线入口、跳线出口有外弯口唇,防止磨损导线和跳线。
楔体2是热镀锌钢制件。触导线面呈内凹半圆弧面,与所夹导线吻合。楔角小于钢对铝摩擦角,满足楔体2自锁条件,能自锁防松。长度同现行螺栓型线夹,宽可嵌装两夹翼1之间,细端与张紧螺栓6制成一体。
调位板3用铸铝制造;呈等腰三角形,顶角处有销轴4的轴孔,底边长同楔体2长,厚可铰装两夹翼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西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7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