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网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6228.2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1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颖倩;陈昌文;米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政企客户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8 | 分类号: | H04W28/08;H04W36/00;H04W36/22;H04W36/30;H04B17/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冯伟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均衡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网络设备 | ||
1.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信号强度,每个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对应于一个序号;
比较当前的序号对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信号强度与自身的下行信号强度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下行信号强度偏差门限;
若比较出当前的序号对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信号强度与自身的下行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下行信号强度偏差门限时,计算自身的负载,并计算当前的序号对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负载;
比较自身的负载与当前的序号对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负载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负载均衡决定门限;
若比较出自身的负载与当前的序号对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负载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负载均衡决定门限时,将用户终端切换至当前的序号对应的目标网络设备;
所述获取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信号强度之前还包括:
测量出当前的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强度;
判断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等于负载均衡上行信号强度启动门限;
若判断出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强度大于负载均衡上行信号强度启动门限时,测量出下一个的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强度,并继续执行所述判断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等于负载均衡上行信号强度启动门限的步骤;
若判断出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负载均衡上行信号强度启动门限时,执行所述获取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信号强度的步骤;
其中,所述计算自身的负载具体包括:
通过公式Lload-serve=Tweight-serve*Tgain-serve+Nweight-serve*Ngain-serve计算当前网络设备自身的负载;其中,所述Tweight-serve=Tthroughput-serve/Tmax-serve,所述Nweight-serve=Nuser-serve/Nmax-serve,所述Tgain-serve为Tweight-serve的权重,所述Tgain-serve为预先配置的参数,所述Ngain-serve为Nweight-serve的权重,所述Ngain-serve=1-Tgain-serve,所述Nuser-serve为当前网络设备的当前接入用户数,所述Nmax-serve为当前网络设备最大用户接入数,所述Lload-serve为当前网络设备的负载,所述Tthroughput-serve为当前网络设备的平均吞吐量,所述Tmax-serve为当前网络设备的理想情况最大吞吐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当前的序号对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信号强度与自身的下行信号强度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下行信号强度偏差门限之前还包括:
根据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信号强度对多个目标网络设备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多个目标网络设备;
将排序后的多个目标网络设备中的第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序号作为当前的序号;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比较自身的负载与当前的序号对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负载的差值小于负载均衡决定门限时,对当前的序号进行加1处理;
判断当前的序号是否大于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总数量;
若判断出当前的序号是否小于或等于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总数量时,继续执行所述比较当前的序号对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信号强度与自身的下行信号强度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下行信号强度偏差门限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比较出当前的序号对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信号强度与自身的下行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下行信号强度偏差门限时,继续执行所述测量出下一个的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强度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政企客户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政企客户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62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