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喷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5908.2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1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邓巍巍;王志备;田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5/025 | 分类号: | B05B5/025;B05B5/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雾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喷雾装置,电喷雾装置包括基底、供液装置和电极;电极完全或部分围绕基底且与基底间隔设置,电极接直流电压,基底接地,供液装置用于向基底的表面提供导电喷雾液,其中,基底边缘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00μm。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无需增加电喷雾喷嘴的数量而产生多个电喷雾源,增大了电喷雾的产量,且其成本较低,制造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喷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电喷雾技术因为其能产生具有单分散性并且粒径从纳米到微米级别可调的液滴而从许多雾化技术中脱颖而出,其在工业生产以及其他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以及应用前景,尤其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得到单分散载药微/纳米粒子的方法。
电喷雾所产生的液滴的直径与电喷雾的流量有着强相关性,无法通过单纯的增加喷雾流量而增大电喷雾的产量。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增加电喷雾喷嘴的数量以增加电喷雾源的数目,从而增加电喷雾的产量,因此想要大幅度提升产量便要求制备含有大量喷嘴的电喷雾装置,这对制造工艺难度以及制造成本有着极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喷雾装置,以实现在无需增加电喷雾喷嘴的数量的情况下,产生多个电喷雾源,增大电喷雾的产量,降低制造工艺难度及制造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喷雾装置,电喷雾装置包括:基底、供液装置和电极;
电极完全或部分围绕基底且与基底间隔设置,电极接直流电压,基底接地,供液装置用于向基底的表面提供导电喷雾液,其中,基底边缘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00μm。
可选地,基底为面状基底,电极为环状电极;边缘为从基底的最外侧向其中心延伸设定距离的区域,设定距离为基底的最外侧到其中心距离的十分之一。
可选地,基底为筒状基底,电极为面状电极;基底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相对电极设置;边缘为从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延伸0~1mm的区域。
可选地,第一端面相对电极的中部区域设置。
可选地,边缘轮廓与电极对应位置处的内边缘轮廓形状相同。
可选地,基底为圆形基底,电极为圆环形电极,基底和所述电极同中心轴设置。
可选地,基底上设置有通孔,供液装置通过通孔向基底的上表面提供导电喷雾液。
可选地,通孔位于基底的中心。
可选地,供液装置包括微量注射泵、金属针管和点胶针头,点胶针头穿设于通孔中,且点胶针头的外径等于通孔的孔径,微量注射泵的注液口通过金属针管与点胶针头连通,基底通过金属针管接地。
可选地,基底的直径为2mm~10mm。
可选地,边缘的表面为平滑表面。
可选地,基底包括金属片、硅片或玻璃片。
可选地,直流电压的电压值为5.4kV~10kV。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喷雾装置包括基底、供液装置和电极,通过电极完全或部分围绕基底且与基底间隔设置,电极接直流电压,基底接地,供液装置向基底的表面提供导电喷雾液,其中,基底边缘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00μm;以此实现在基底至电极之间产生电场,从而不通过增加电喷雾喷嘴的数量就能够在基底边缘产生大量电喷雾源,增大了电喷雾的产量,降低了制造工艺难度及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种电喷雾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种电喷雾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三种电喷雾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5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显示功能的花洒切换机构
- 下一篇:环卫车及雾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