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线性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5179.0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俞国新;许升;陈庆;李来福;黄强;刘洋;贾勇勇;宋斌;虞朝丰;董玮利;吕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12;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王路遥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线性 压缩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直流线性压缩机,包括具有活塞的动子和具有气缸的定子,动子被配置为相对定子做往复运动,气缸设有直流永磁体;活塞设有直流线圈,被配置为在动子的带动下相对气缸做往复运动;其中,直流线圈在通入直流电状态下与直流永磁体相互作用,以使活塞悬浮。本申请的直流线性压缩机当动子相对定子做往复运动时,能够带动活塞相对气缸做往复运动;由于气缸设置有直流永磁体,活塞设置有直流线圈,当压缩机启动时,向直流线圈通入直流电,使直流线圈产生的磁场与直流永磁体的磁场相互作用,进而使活塞能够悬浮,避免活塞与气缸之间发生干摩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例如涉及直流线性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压缩机的底部设置有油泵,通过油泵为活塞提供润滑油,减少活塞与气缸之间的频繁摩擦。然而油泵限制了直线压缩机的设置高度,为了使直线压缩机的高度进一步下降,设计出无油直线压缩机,通过排气端的压缩气体泄漏来支撑活塞悬浮,省去了油泵的设置,也解决了因油进入制冷系统带来的换热效率下降问题。但无油压缩机无法长期进行干摩擦,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只能对活塞或气缸的接触表面进行特殊处理,比如DlC喷涂等,采用高耐磨材料,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及工艺难度的提高。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无油的直线压缩机在运行初期,排气压力未形成时,活塞无法利用泄露的压缩空气悬浮,活塞与气缸间会产生干摩擦,多频次的干摩擦运行会导致摩擦面粗糙,进而发生磨损而使压缩机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线性压缩机,以解决直线压缩机在运行初期,活塞与气缸间产生干摩擦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线性压缩机包括具有活塞的动子和具有气缸的定子,动子被配置为相对定子做往复运动,气缸设有直流永磁体;活塞设有直流线圈,被配置为在动子的带动下相对气缸做往复运动;其中,直流线圈在通入直流电状态下与直流永磁体相互作用,以使活塞悬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线性压缩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当动子相对定子做往复运动时,能够带动活塞相对气缸做往复运动;由于气缸设置有直流永磁体,活塞设置有直流线圈,当压缩机启动时,向直流线圈通入直流电,使直流线圈产生的磁场与直流永磁体的磁场相互作用,进而使活塞能够悬浮,避免活塞与气缸之间发生干摩擦。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线性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线圈和直流永磁体的位置关系的轴向视图。
附图标记:
1、动子;10、动子永磁体;2、活塞;20、直流线圈;3、定子;4、气缸;40、直流永磁体;41、定子线圈;5、谐振弹簧;6、排气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5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