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5080.0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8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56/00;H04J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通信 通信 节点 中的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第一节点接收第一信息发送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第一时间窗,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指示第二时间窗,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间窗与所述第一时间窗是否同步。当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通信距离较远,尤其涉及到NTN通信时,可以对定时提前量进行预补偿,NTN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进行D2D组网时,本申请提出的对定时提前量是否已经预补偿进行指示的方案,可以为参考同步源的选择提供依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已经对定时提前量进行预补偿的NTN辅助的D2D用户作为参考同步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大时延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面对越来越高的通信需求,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开始研究非地面网络通信(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3GPPRAN#80次会议决定开展“NR(NewRadio,新空口)支持非地面网络的解决方案”研究项目,它是对前期“NR支持非地面网络”研究项目的延续(RP-171450),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D2D是用户设备之间直接通过副链路(Sidelink,SL)进行通信的方式,对在NTN辅助下的D2D通信进行研究将会成为未来3GPP演进的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D2D(Device to Device)系统中,D2D用户的参考同步源(SynchronizationReference Source)包括eNB(e-NodeB)、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同步UE(SyncRef UE),D2D用户发送的同步信息可以通过从E-UTRAN(In coverage,覆盖内)或作为同步参考的发送UE或GNSS接收的信息/信号推到出来。对于覆盖内用户设备(UE),可以通过基站的系统帧号(System Frame Number,SFN)确定本节点的直接帧号(Direct FrameNumber,DFN),直接帧号DFN被用于确定传输SLSS的时域位置,与定时同步有密切关系。
NTN场景中,NTN卫星基站和地面用户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传输时延远远大于地面通信网络(Terrestrial Network,TN),从而导致用户设备的上行定时提前量TA远大于当前协议规范的最大值,对于具备定位能力的用户设备,可以采用TA预补偿(Pre-compensation)方案,对于卫星到地面的最小距离产生的时延提前在eNB侧或UE侧进行补偿,对于地面上由于地理位置导致的UE差异化时延(Differential Delay),通过传统TA方案解决。但是当用户设备不具备定位能力时,不能采用预补偿方案。然而,TA是否进行预补偿会对D2D用户的DFN会产生影响,对于希望选择NTN辅助的D2D用户作为参考同步源的用户,如果同时存在两个候选参考同步源,一个是做了TA预补偿的NTN辅助的D2D用户,另一个是没有做TA预补偿的NTN辅助的D2D用户之间,此时,该用户不能确定两者的优先级,可能会选择不恰当的参考同步源。因此,NTN辅助的D2D用户发送同步信息时,需要对TA是否已经预补偿进行指示。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描述中,采用NTN场景作为一个例子;本申请也同样适用于例如地面传输的场景,取得类似NTN场景中的技术效果。此外,不同场景采用统一解决方案还有助于降低硬件复杂度和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任一节点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任一其他节点中。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信息;
发送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50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业务的处理方法、系统和网关设备
- 下一篇:触控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