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垃圾、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协同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4638.3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6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深圳市合众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F23G7/0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李龙飞 |
地址: | 518046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生活 污水 污泥 协同 处理 方法 | ||
一种餐厨垃圾、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协同处理的方法,将餐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之后的固相物料执行生活垃圾焚烧步骤,使餐厨垃圾的固相物料与生活垃圾一起焚烧发电;将餐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后的油水混合液与污泥进行有选择地混合,有效的控制污泥混合物的热值和流动性,确保污泥顺利进行干化焚烧;污泥热值提高,可以节约污泥干化焚烧天然气的用量,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解决餐厨与生活垃圾混合发酵油脂导致渗滤液膜堵塞的问题,而且,餐厨垃圾液相分离油脂后的水相可生化性好,有利于与生活垃圾的渗滤液进行协同处理。将餐厨垃圾经固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油水混合液通过与污泥混合之后干化燃烧处理掉,不需要进行厌氧发酵处理,有效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废处理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餐厨垃圾、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协同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中国垃圾分类的推行,经过分类后的城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市政污泥等固体废弃物是城市固体废弃物需要处理的主要垃圾,但目前各城市固废的处理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固废增长的速度,将会造成固废围城或非法处置的违法现象。垃圾焚烧设施、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污泥焚烧设施的建设也通常因为存在“邻避效应”无法落地。以下是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市政污泥的主要处理技术:
(1)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技术有卫生填埋和焚烧处理,焚烧处理可以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减重率达到80—90%,减容率达到90%以上,在国内外的城市已经得到普遍推广,是一项成熟技术。
(2)餐厨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有机械预处理分选后通过厌氧产沼气,沼渣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厌氧产生的沼液通过污水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进一步处理,沼气进行发电或供热利用,餐厨垃圾中的油脂经预处理后再通过油水分离器进行油脂提纯,提纯的毛油可以外售或进行进一步提纯制备生物柴油。餐厨垃圾处理工艺中,进行厌氧处理需要额外耗费新鲜水,基本1吨餐厨垃圾需要耗费1吨新鲜水。
(3)市政污泥处理技术主要采用板框脱水、干化或焚烧;板框脱水可以将污泥水分降低至60%;而干化焚烧处理能够实现污泥的最终减量,减量率达到90%以上,减量化效果最好,是国外已经推广应用的技术,国内目前该技术的应用还较少。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668270B公开了协同处置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方法。包括:先将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后,经自然沉降、破袋及筛分后获得筛上物;再将污水厂出来的污泥经干化后获得干化污泥最后将所述筛上物及干化污混入生活垃圾中进行搅拌、渗沥后进行焚烧。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798050B公开了餐厨废弃物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协同处理工艺,公开了将餐厨废弃物进行分选之后,对固态物料及液态物料分别进行处理,对固态物料运送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燃烧发电,而对液态物料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将收集到的水相进行厌氧发酵。
问题是,由于从污水厂出来的污泥含水率不稳定,干化焚烧不稳定;而且餐厨垃圾通过固液分离装置产生的油水混合相的油和水的含量不稳定;而且厌氧发酵需要大量的新鲜水,浪费水资源;同时,餐厨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合发酵焚烧,油脂混合在渗滤液中,容易造成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失效;另外,市政污泥热值较低,通过干化焚烧方法处理,无法自持燃烧,需要额外天然气热源,比较耗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餐厨垃圾、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三者无法进行很好协同处理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餐厨垃圾、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协同处理的方法,将餐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之后的固相物料执行生活垃圾焚烧步骤,使餐厨垃圾的固相物料与生活垃圾一起焚烧发电;同时,将餐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后的油水混合液与来自污水处理厂的市政污泥进行有选择地混合,从而有效的控制污泥混合物的热值和流动性,确保污泥顺利进行干化焚烧;而且,对来自餐厨垃圾经固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油水混合液通过与污泥混合之后进行干化燃烧处理,不需要进行厌氧发酵处理,有效节约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深圳市合众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深圳市合众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4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加工用的快速定位装置
- 下一篇:板管式相变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