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影响力最大化的抑制虚假消息传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4605.9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0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晋音;张敦杰;徐晓东;林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6 | 分类号: | G06F16/9536;G06K9/62;G06N3/04;G06N3/08;G06Q5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影响力 最大化 抑制 虚假 消息 传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影响力最大化的抑制虚假消息传播方法,包括:(1)对于传播的信息流,采用Louvain聚类局部度中心性算法LCLD或最大随机节点度算法RMD进行处理,获取影响力最大的节点集合;(2)使用Word2Vec将节点集合中节点用户发布的消息转换为三维词向量,并采用TextCnn网络对得到的词向量进行识别分类,区分真实消息节点与虚假消息节点;(3)对节点集合中发布虚假消息的节点进行过滤。利用本发明的抑制虚假消息传播方法,能够对影响力最大的虚假用户节点进行自动查找并删除,从而抑制发布虚假消息节点产生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影响力最大化的抑制虚假消息传播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网络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媒体,成为了现在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逐渐地取代了过去人们的传统交际方式。由于其兼具了去中心性、传播速度快、不易控制等特点,缩短了此前因地域空间差异所带来的消息滞后性,故而能够赋予消息传播更高的时效性。网络信息传播的控制管理技术虽然和互联网自身的发展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但对于网络信息传播控制而言,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仍然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与手段。研究网络信息传播规律,了解和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在机制,就能够对网络信息传播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把网络信息传播活动纳入到有序化的范围内进行控制,其目的是能够使网络信息交流与利用更趋于规范化和系统化。
网络以其迅速、便捷、互动等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但网络媒体因其发布信息的匿名性、交互性,成为虚假信息泛滥的重灾区。网络虚假信息的泛滥不仅损害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也对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网络虚假信息是指人们主观臆造的,不具备真实性的信息。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较快,虚假信息一旦经过网络传播,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虚假信息严重损害着媒体的公信力。坚持发布信息的真实性,是媒体从业人员所应该遵守的基本价值准则和理念。对于各行各业而言,把握真实性与诚信原则始终是其成功的关键。那些主流媒体之所以能够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坚持信息发布的真实性。但现阶段一些网络媒体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发布虚假信息,长期下去势必会损害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第二,欺骗受众,扰乱社会秩序。虚假信息一旦经过网络进行传播,不仅仅欺骗大众,严重时还会扰乱社会秩序。比如:2013年的“樱桃生蛆”的新闻,网友附上樱桃生蛆的照片,公众直呼恶心,一时间引发人们的恐慌。最终经过证实发现只是少数樱桃生虫的问题,可经过舆论的传播就引发了人们集体恐慌樱桃、果农的樱桃难以出售等严重的后果。虚假信息的传播不仅会造成人们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公众的恐慌,扰乱社会秩序。
因此,及时制止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对于降低网络虚假信息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申请公布号为CN104091206A的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演化博弈论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预测方法,该方法是建立信息博弈传播模型,并通过学习的方法拟合模型参数得到描述信息相互作用关系的收益矩阵,最后利用信息传播模型对信息传播能力进行预测。然而该方法针对特定网络结构进行拟合,存在泛用性低的问题,对新的网络信息数据传播难以得到准确的预测,同时该方法对虚假消息的抑制作用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影响力最大化的抑制虚假消息传播方法,该抑制虚假消息传播方法能够对影响力最大的虚假用户节点进行自动查找并删除,从而抑制发布虚假消息节点产生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影响力最大化的抑制虚假消息传播方法,包括:
(1)对于传播的信息流,采用Louvain聚类局部度中心性算法LCLD或最大随机节点度算法RMD进行处理,获取影响力最大的节点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46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