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机组状态的负荷恢复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1101.1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0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前;程亮;朱寰;汪成根;崔红芬;吴盛军;杨波;陈哲;张宁宇;李虹仪;谢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系统 恢复 过程 机组 状态 负荷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机组状态的负荷恢复优化方法,利用逻辑偏好描述语言来建立考虑机组状态的负荷优选,建立负荷恢复的非线性模型,采用人工蜂群算法求解模型,获得考虑机组状态的负荷恢复线路和时间。该方法包括:1、构建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机组状态的负荷优选分级知识库;2、建立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机组状态的负荷优化偏好策略集;3、建立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机组状态的负荷恢复优化模型;4、采用人工蜂群算法对负荷恢复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机组状态的负荷的恢复线路和时间。该方法能够对系统恢复过程中的负荷恢复进行优化,确保重要负荷能够快速恢复,并提供合理的负荷恢复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机组状态的负荷恢复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方面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系统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伴随着电网发展的同时,网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电力元器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小范围的电网故障引起大范围的停电事故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大。由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非常复杂,自然灾害、电力供不应求、用电线路老化和人为误操作等都可能引发故障。事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小范围事故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大面积全网停电,影响国民生产生活、危害国民安全。因此,研究停电后的系统恢复,实现快速稳定地恢复电网的供电对于电网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有大量关于系统恢复过程中负荷恢复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考虑到暂态电压的影响、交流潮流约束、旋转备用约束、负荷恢复成本和负荷重要性以及负荷恢复对后续过程的影响,以负荷恢复量最大和负荷恢复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了负荷恢复优化的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但在上述研究中,并没有考虑到火力发电机组的启动特性,在网架重构中机组恢复的负荷只是最佳恢复路径上的负荷,而不在恢复路径上的负荷则由其他线路恢复,需要额外的恢复时间。而由于火力发电机组的启动特性,额外的恢复时间可能会导致热启动发电机的时间延迟,并降低电力系统的恢复效率。所以,必须将火力发电机组的启动特性考虑进来,建立合适的模型,对发电机组最大热启动时间和最小冷启动时间的时间间隔内的负荷恢复进行优化;但是现有技术中尚无有效的优化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机组状态的负荷恢复优化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机组状态的负荷恢复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构建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机组状态的负荷优选分级知识库;
步骤2、建立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机组状态的负荷优化偏好策略集;
步骤3、建立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机组状态的负荷恢复优化模型;
步骤4、采用人工蜂群算法对负荷恢复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机组状态的负荷的恢复线路和时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发明的方法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的机组状态,采用逻辑偏好语言进行负荷优选,模型简单,易于求解,利用本发明可以得到具有更高恢复效率的负荷恢复方案;2)本发明可以适用于火电机组参与的停电后系统恢复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工程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机组状态的负荷恢复优化方法流程图。
图2为IEEE39节点系统拓扑图。
图3为负荷恢复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本发明的一种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机组状态的负荷恢复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1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