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型变载座椅吸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4378.1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3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薛萌萌;周海波;王羚杰;侯烨琦;马武明;王夫帅;李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1/06 | 分类号: | B64D11/06;B60N2/4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441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座椅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变载座椅吸能装置,包括钢丝、弯丝组件、连接组件和剪切件;钢丝为竖向的吸能部件;弯丝组件与座椅的可动部分连接固钢丝穿过弯丝组件的壳体且在壳体内的部分设有弯曲段,弯丝组件的壳体上设有导向轮和调节机构,导向轮位于钢丝弯曲段两端且夹持在钢丝两侧,调节机构包括顶在钢丝弯曲段槽上的支撑轮,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支撑轮的顶出距离从而调节钢丝弯曲段的弯曲程度;两个连接组件均与座椅的固定部分连接固定且分别与钢丝的两端连接固定;剪切件同时与上部的连接组件和弯丝组件连接固定,冲击加速度超过一定程度时剪切件断裂。该装置启动可靠,具有变载功能,重量轻,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能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轻型变载座椅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座椅吸能装置,尤其是直升机座椅吸能装置,作为与飞行员及乘员直接接触的部件,对其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重量轻,同时也要求其对不同百分位乘员提供同样的保护,因此变载吸能技术应运而生,可根据乘员体重调节吸能装置的启动载荷。目前的变载吸能装置采用反拉管和滚压管配合使用的方式,实现了变载吸能,但具有重量大、加工工艺复杂(反拉管和滚压管的制作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工作不可靠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型变载座椅吸能装置,该装置启动可靠,具有变载功能,重量轻,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型变载座椅吸能装置,包括钢丝、弯丝组件、连接组件和剪切件;钢丝为竖向的吸能部件;弯丝组件与座椅的可动部分连接固定,钢丝穿过弯丝组件的壳体且在壳体内的部分设有弯曲段,弯丝组件的壳体上设有导向轮和调节机构,导向轮位于钢丝弯曲段两端且夹持在钢丝两侧,调节机构包括顶在钢丝弯曲段凹槽上的支撑轮,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支撑轮的顶出距离从而调节钢丝弯曲段的弯曲程度;两个连接组件均与座椅的固定部分连接固定且分别与钢丝的两端连接固定;剪切件同时与上部的连接组件和弯丝组件连接固定,冲击加速度超过一定程度时剪切件断裂。
进一步地,调节机构还包括与弯丝组件的壳体连接固定的调节螺母、与调节螺母配合的调节杆、通过U形槽安装支撑轮的U形件、弯丝组件的壳体上的导向结构,U形件远离支撑轮的一端与调节杆的顶端连接,调节杆能带动U形件沿导向结构前进从而调节支撑轮的顶出距离。
进一步地,调节杆周向均布有定位凹槽,弯丝组件的壳体上固定设有定位珠,定位珠顶端配合顶在在定位凹槽内。
进一步地,U形件上设有指示棒,弯丝组件的壳体上设有长条孔,指示棒通过长条孔穿出弯丝组件的壳体且能沿长条孔移动,指示棒上设有刻线,长条孔沿线设有刻度尺,刻线对准刻度尺的距离反映支撑轮的顶出程度。
进一步地,调节杆与调节螺母之间的螺纹升角不大于2.5°。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主体为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螺钉、竖槽以及分别与竖槽连通的垫块孔和压块孔,钢丝穿入竖槽,垫块孔和压块孔内分别插放有垫块和压块,螺钉顶紧时通过压块将钢丝压紧在垫块上,钢丝两侧均设凹槽,垫块和压块分别与钢丝两侧的凹槽配合。
进一步地,剪切件上设有剪切槽,当冲击加速度超过6g时,剪切件在剪切槽位置断裂。
进一步地,导向轮和支撑轮均采用圆柱滚子轴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启动可靠—钢丝上设置弯曲段,防止吸能装置启动时剪切件和钢丝的载荷叠加,造成吸能装置无法启动,剪切件可避免钢丝在振动过程中产生冷作硬化,导致吸能载荷上升无法启动;该装置通过调节机构调节钢丝弯曲段的弯曲程度,具有变载功能,可根据乘员体重调节启动载荷,为不同百分位乘员均提供最佳保护——为第95百分位的男乘员到第5百分位的女乘员均提供最佳保护,使其均以不大于14.5G的减速度向下运动,确保所有乘员所承受的过载不超过人体耐受极限;该装置通过钢丝吸能,重量轻,更换钢丝即可重复使用,成本低;该装置可普遍用于直升机抗坠毁座椅上,也可用于车辆防雷座椅上,适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4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楼板管道封堵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内燃机缸体内表面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