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区分层连续采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0215.6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2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戴兵;刘永;李向阳;陈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E21F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松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董梦娟 |
地址: | 42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区 分层 连续 采矿 方法 | ||
1.一种分区分层连续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期勘探模拟、矿床开拓、矿块采准切割、矿块回采、出矿以及充填管理步骤,将矿体进行分区分层并将三个矿区设置为一个回采单元(2),回采单元(2)中将矿块自上而下进行分层,进行自上而下分层回采,然后采用“隔一采一”方法进行竖向部分充填层(211)和横向部分充填层(212)的落矿回采,依次将各回采区全部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分层连续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块采准切割具体为:将矿体分区分为各个矿块,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每三个矿块设置为一个回采单元(2),回采单元(2)包括第一矿块(21)、第二矿块(22)、第三矿块(23),将矿块自上而下进行分层,进行自上而下分层回采,矿块的长度和宽度均为矿体宽度,每个矿块一侧设置有分层回采巷道(5),分层回采巷道(5)垂直连接分层运输巷道(6),分层运输巷道(6)通过分层溜井联络道(7)与溜矿井(8)连接,矿块与矿块之间设置有支撑岩体(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分层连续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块落矿回采,通过使用掘进机落矿替代传统的炮采崩落工艺落矿,掘进机的截割头切割粉碎矿石,切割下来的矿石落在掘进机下方设置的运输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分层连续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矿作业是在分层回采巷道(5)内进行,旋转截割头将切割下来的矿体经掘进机自身的装载运输装置传送至分层回采巷道(5)内的运输带上,通过传送带将矿体运输至分层运输巷道(6)、分层溜井联络道(7)、溜矿井(8)完成回采分层出矿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分层连续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填管理包括竖向部分充填层(211)和横向部分充填层(212),矿块自上而下交替分布竖向部分充填层(211)和横向部分充填层(212),竖向部分充填层(211)和横向部分充填层(212)层高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区分层连续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部分充填层(211),在竖向部分充填层(211)垂直于回采巷道设置为若干个第一回采区(211-1)和第二回采区(211-2),第一回采区(211-1)和第二回采区(211-2)的宽度相同,且第一回采区(211-1)和第二回采区(211-2)交替分布,采用“隔一采一”的方法,掘进机先进行第二回采区(211-2)落矿回采,在完成第二回采区(211-2)回采作业后,进行相邻的第二回采(211-2)区落矿回采,同时进行采完后的第二回采区(211-2)充填,依次将第二回采区(211-2)全部完成,待充填体符合设计强度后,然后进行第一回采区(211-1)回采作业,在完成第一回采区(211-1)回采作业后,进行相邻第一回采区(211-1)落矿回采,依次将第一回采区(211-1)全部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区分层连续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部分充填层(212),在横向部分充填层(212)平行于回采巷道(5)设置为若干个第一回采区(212-1)和第二回采区(212-2),第一回采区(212-1)和第二回采区(212-2)的宽度相同,且第一回采区(212-1)和第二回采区(212-2)交替分布,且横向部分充填层(212)的第一回采区(212-1)和第二回采区(212-2)与竖向部分充填层(211)第一回采区(212-1)和第二回采区(212-2)宽度相同截面面积相同,采用“隔一采一”的方法,掘进机先进行第一回采区(212-1)落矿回采,在完成第一回采区(212-1)回采作业后,进行相邻的第一回采区(212-1)落矿回采,同时进行采完后的第一回采区(212-1)充填,依次将第一回采区(212-1)全部完成,待充填体符合设计强度后,然后进行第二回采区(212-2)回采作业,在完成第二回采区(212-2)回采作业后,进行相邻第二回采区(212-2)落矿回采,依次将第二回采区(212-2)全部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02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