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覆盖件外板棱线附近的表面品质提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0125.7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9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潘震;刘国伟;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24 | 分类号: | B23P1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侯冻 |
地址: | 201209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覆盖 件外板 棱线 附近 表面 品质 提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外板棱线附近的表面品质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覆盖件外板在正常调试过程中会出现滑移线的棱线,标记为待处理棱线1;S2、在覆盖件外板精细化造型过程中,在待处理棱线1附近进行强压处理,强压处理的区域为待处理棱线两侧各Ymm范围内,强压数值为0.1~0.12mm,其中8≤Y≤12。本发明的表面品质提升方法,克服了在测试过程中难以解决棱线附件出现滑移线的难题问题,操作方便,经能够有效地减少覆盖件外板在测试过程中棱线附近出线滑移线情况,提升了外板棱线附近的表面品质,有效降低了模具调试的难度,缩短了模具研配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外覆盖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外板棱线附近的表面品质提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覆盖件外板(包括翼子板、前盖外板、提升门上外板、后盖上外板等)模具后期现场调试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汽车覆盖件外板表面品质问题,表面问题是模具调试中的重点、难点。在车覆盖件外板的后期调试过程中,汽车覆盖件外板的板料与凸模棱线接触时,当板料在凸模棱线处开始塑性变形,外板件棱线附近常常由于两侧受力不均匀,板料出现滑动产生滑移线,就会在汽车覆盖件外板的棱线一侧产生滑移线,尤其在翼子板棱线、前盖外板棱线、提升门上外板棱线、后盖上外板棱线处常见,参考图1至图4所示,这样严重影响汽车覆盖件外板的表面质量。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外板棱线附近表面的品质提升方法,能够提高覆盖件外板表面质量,确保覆盖件外板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外板棱线附近的表面品质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覆盖件外板在正常调试过程中会出现滑移线的棱线,标记为待处理棱线;S2、在覆盖件外板精细化造型过程中,在待处理棱线附近进行强压处理,强压处理的区域为待处理棱线两侧各Ymm范围内,强压数值为0.1~0.12mm,其中8≤Y≤1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强压处理的区域为待处理棱线两侧各10mm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强压数值为0.1m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覆盖件外板为翼子板时,待处理棱线主要包括翼子板的轮罩处棱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覆盖件外板为前盖外板时,待处理棱线主要包括前盖外板的两侧棱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覆盖件外板为提升门上外板时,待处理棱线主要包括提升门上外板的尾灯处棱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覆盖件外板为后盖上外板时,待处理棱线主要包括后盖上外板的主棱线。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表面品质提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覆盖件外板的精细化造型过程中即对会出线滑移线的棱线进行强压处理,克服了在测试过程中难以解决棱线附件出现滑移线的难题问题,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地减少覆盖件外板在调试过程中棱线附近出线滑移线情况,提升了外板棱线附近的表面品质,有效降低了模具调试的难度,缩短了模具研配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翼子板上的待处理棱线的示意图。
图2为前盖外板上的待处理棱线的示意图。
图3为提升门上外板上的待处理棱线的示意图。
图4为后盖上外板上的待处理棱线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待处理棱线
2 翼子板
3 前盖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0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