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泥窑旁路放风余热烟气利用装置及其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6802.8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8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伦;时红霞;李桂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科创新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2B1/18;F27B7/20;B01D50/00;B01D53/56;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崔振旺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人民西路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旁路 放风 余热 烟气 利用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泥窑环保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泥窑旁路放风余热烟气利用装置及其利用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窑尾预热器系统和回转窑之间连通的窑尾烟室连接有放风管,放风管连通淬冷器,放风管从窑尾烟室抽出高温烟气通入淬冷器降温,淬冷器通过烟气管道与旋风筒连通,该烟气管道上设置SNCR脱硝装置,旋风筒下部排出口设有颗粒粉尘输送装置连接回转窑,旋风筒上部排气孔与余热锅炉通过烟气管道连通,余热锅炉产生的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旁路放风系统中的旋风筒及余热锅炉收集的粉尘二次入窑,余热锅炉低温段收集的粉尘既可二次入窑又可入窑灰仓,因此本发明可实现水泥窑旁路放风窑灰二次入窑有害物质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窑环保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泥窑旁路放风余热烟气利用装置及其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预分解窑系统中,原燃料成分对系统的影响较大。使用氯、硫、碱含量高的原料和燃料,将使系统较宜发生结皮和堵塞等故障。最容易发生结皮、堵塞的部位是在窑尾烟室、下料斜坡、缩口及最下一级旋风筒的锥体、最下两级旋风筒的下料管等部位。旁路放风可有效缓解由于原料、燃料氯和硫偏高而引起的结皮问题。
国内水泥窑旁路放风流程一般直接采用收尘器收尘的旁路系统。旁路气体从抽气点抽出,掺入冷风后,经过增湿塔进入袋收尘器或电收尘器收尘。该流程比较简单,因此运用较多。该类型旁路放风系统热量及生料损失严重。
为充分利用旁路放风余热烟气,进一步降低水泥生产能耗,国内也有一些旁路放风余热烟气发电工程,旁路放风余热烟气发电工程一般采用余热锅炉进行余热烟气利用。旁路气体从抽气点抽出,掺入冷风后,热烟气经过余热锅炉再进入收尘器收尘。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送至余热烟气发电系统发电。余热锅炉及收尘器的灰全部送至窑灰仓储存。该类型旁路放风余热烟气发电系统虽然节约了部分热量,但生料仍然损失严重。
水泥窑设置旁路放风系统后,旁路放风收集下来的窑灰因有害成分高一般不入窑。GB30485-2013《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规定“旁路放风灰如果直接掺入水泥熟料,应严格控制其掺加比例。如果旁路放风粉尘需要送至厂外进行处置,应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因此旁路放风的窑灰一般掺入水泥磨中。国内旁路放风余热烟气发电一般将旁路放风余热锅炉和收尘器收集下来的粉尘全部送至窑灰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泥窑旁路放风余热烟气利用装置及其利用方法,在保证将有害物质排出系统的前提下可将大部分旁路系统收集的热生料二次回窑,使得熟料生产热耗、料耗均有所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水泥窑旁路放风余热烟气利用装置,其特征是,窑尾预热器系统和回转窑之间连通的窑尾烟室连接有放风管,放风管连通淬冷器,放风管从窑尾烟室抽出高温烟气通入淬冷器降温,淬冷器通过烟气管道与旋风筒连通,该烟气管道上设置SNCR脱硝装置,旋风筒下部排出口设有颗粒粉尘输送装置连接回转窑,颗粒粉尘输送装置将收集下来的粗颗粒高温粉尘直接二次输送至回转窑中,旋风筒上部排气孔与余热锅炉通过烟气管道连通,余热锅炉的排出的低温烟气通入袋式收尘器,余热锅炉产生的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作为优选,淬冷器连接有两台鼓风机进行供风降温,降温后的烟气进入旋风筒。
作为优选,余热锅炉分高温段和低温段,高温段下部设收集小颗粒粉尘并经颗粒粉尘输送装置输送至回转窑中,低温段下部粉尘排出口通过颗粒粉尘输送装置送入回转窑或通过链式输送机送至窑灰仓。
作为优选,袋式收尘器收集下来的粉尘通过通过链式输送机送至窑灰仓,袋式收尘器将净化后的烟气经风机和烟囱排入大气。
作为优选,在旋风筒的锥部及下料管各装有个空气炮,空气炮发出高压震动气流防止旋风筒锥部及下料管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科创新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科创新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68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