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Cl挥发低温法制备金红石TiO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5714.6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8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刘世民;赵东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B82Y40/00;B01J21/06;H01G9/20;H01G9/042;C02F1/30;B01D53/86;B01D53/7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房艳萍;李馨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cl 挥发 低温 法制 金红石 ti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都可应用的高的光催化性能的金红石TiO2纳米粉体,及其采用HCl挥发低温制备的方法,所述TiO2纳米粉体的粒径尺寸在6~23nm。水与浓HCl的体积比为80~100:0.2~2的浓HCl的范围内,静置老化时间的延长促使混合溶液中的HCl不断挥发,促进金红石TiO2的形成,在200℃及以上温度煅烧后就可以实现锐钛矿向金红石TiO2的转变,从而导致形成高结晶度的单相金红石型TiO2。TEM图像表明,在200℃下煅烧的TiO2纳米颗粒呈竹叶状,多孔状,高度结晶和纳米结构,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性能,紫外光照射2h后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87%,在可见光照射2h后对甲基橙达到49.1%。制备的金红石型TiO2纳米粉体适用于光催化、传感器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红石TiO2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HCl挥发低温法制备金红石 TiO2纳米粉体及高的光催化性能。
背景技术
TiO2一般存在三种主要晶体结构:锐钛矿、板钛矿和金红石。金红石TiO2的晶体密度和对紫外光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大于锐钛矿TiO2,同时金红石TiO2对紫外光可见光的反射率低于锐钛矿TiO2,因此理论上金红石TiO2对紫外可见光的利用效率更高,光催化性能更好。实际上,由于金红石TiO2是属于一种稳定的物相,要获得金红石TiO2需要高温煅烧。如P.Kubiak 等在400℃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金红石TiO2(P.Kubiak,M.Pfanzelt,J.Geserick,and et al.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9(194):1099-1104)。高温处理提高了金红石TiO2的结晶度,但同时也导致需要金红石TiO2颗粒尺寸增大,严重降低了粉体的比表面积,从而导致金红石TiO2的光催化性能降低。因此,如何在低温下制备金红石TiO2成为目前的研究难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可见光和紫外光高的光催化性能的金红石TiO2纳米粉体,及其采用HCl挥发低温制备方法,与其他制备方法的显著区别是该法控制HCl的添加量、静置老化时间和煅烧温度,在水与浓HCl的体积比为80~100:0.2~2的浓HCl的添加量范围内,长时间的静置老化使得混合溶液中的HCl不断挥发,在100~500℃温度煅烧后促使了单相金红石型TiO2的形成,所得TiO2平均尺寸在6~23nm,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结晶度。100~500℃及以上温度煅烧后的金红石TiO2纳米粉体可去除甲醛、降解苯及其衍生物等,也可用于其他空气净化和环境保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该制备方法所得金红石TiO2纳米粉体具有高的光催化性能、无毒无害等特点。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HCl挥发低温法制备金红石TiO2纳米粉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利用水稀释浓HCl,获得A溶液;其中,水与浓HCl的体积比为80~100:0.2~2,优选为90~100:1~2,更优选为90:1;
(2)向上述A溶液中添加钛酸四丁酯,形成B溶液;其中,钛酸四丁酯与浓HCl的体积比为20~50:0.2~2,优选为34~50:1~2,更优选为3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57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