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目标识别的垃圾分类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5320.0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4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付雪青;李增志;张鑫;张雪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张怀阳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目标 识别 垃圾 分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目标识别的垃圾分类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垃圾投放区的监控视频,确定出目标的属性信息,根据垃圾桶的目标颜色和目标坐标确定垃圾投放区的各垃圾桶的放置位置信息,根据垃圾袋的目标坐标确定出垃圾袋的状态,并确定出垃圾袋的状态与垃圾桶的对应关系,基于垃圾桶的目标颜色、垃圾袋的目标颜色以及垃圾袋和垃圾桶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垃圾袋中垃圾的投放结果。通过依据垃圾桶或垃圾袋的颜色和坐标等信息来确定垃圾桶的放置位置以及通过对垃圾袋的状态的分析,可以确定出垃圾投放行为,从而加强对垃圾分类行为和垃圾桶放置行为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帮助人们养成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约束保洁人员正确放置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目标识别的垃圾分类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垃圾总量的逐年增加,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垃圾处理能力,需要在生活垃圾投放时就做好分类工作。尽管我国垃圾分类已经普及并提倡了多年,但由于监管力度不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不尽如人意。随着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的提出,在进行垃圾分类监管时,传统的人工监管的方式耗费人力较大,且效率低下。
我国对垃圾分类技术研究起步较晚,现阶段垃圾分类识别系统的智能化普遍较低,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人工,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智能垃圾分类与识别。其中,目前的智能垃圾回收系统虽然能够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识别,但该系统仅支持对部分常见可回收垃圾的识别与回收,并不能对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识别,因此该系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分类识别的问题,不能满足我国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
从源头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急需一种可进行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的装置,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普及和监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目标识别的垃圾分类识别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对垃圾分类行为和垃圾桶放置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目标识别的垃圾分类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垃圾投放区的监控视频;
对所述监控视频进行目标识别,确定出目标的属性信息,所述目标的属性信息包括目标ID、目标类型、目标颜色和目标坐标;所述目标类型包括垃圾桶和垃圾袋;
根据所述垃圾桶的目标ID、目标颜色和目标坐标确定所述垃圾投放区的各垃圾桶的放置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垃圾袋的目标ID、目标坐标确定出所述垃圾袋的状态,并基于所述垃圾袋的状态以及所述垃圾桶的目标坐标对所述垃圾袋中垃圾投放行为进行分析,确定出所述垃圾袋的状态与垃圾桶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垃圾桶的目标颜色、所述垃圾袋的目标颜色以及所述垃圾袋的状态和所述垃圾桶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垃圾袋中垃圾的投放结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依据垃圾桶或垃圾袋的颜色和坐标等信息来确定垃圾桶的放置位置以及通过对垃圾袋的状态的分析,可以确定出垃圾投放行为,从而加强对垃圾分类行为和垃圾桶放置行为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帮助人们养成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约束保洁人员正确放置垃圾桶。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垃圾桶的目标ID、目标颜色和目标坐标确定所述垃圾投放区的各垃圾桶的放置位置信息,包括:
基于各垃圾桶的目标ID,根据所述垃圾投放区的各垃圾桶的目标颜色和目标坐标,确定所述垃圾投放区的各垃圾桶的摆放顺序是否正确且摆放是否整齐;
若是,则确定所述垃圾投放区的各垃圾桶的放置位置信息为正确;否则确定所述垃圾投放区的各垃圾桶的放置位置信息为错误,并发出告警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垃圾投放区的各垃圾桶的目标颜色和目标坐标,确定所述垃圾投放区的各垃圾桶的摆放顺序是否正确且摆放是否整齐,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5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