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用配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2892.3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4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邓允中;刘育秉;徐新怡;沈盈妏;陈森露;王羽淇;沈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眼用配戴装置,其包括本体、至少一储存区以及至少一微流道。本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中心、第一表面的第一外缘及第二表面的第二外缘。储存区设置于本体中,用以装载药物。微流道设置于接近第一表面的第一外缘及第二表面的第二外缘处,微流道的一端与储存区连接,以将药物填入储存区中,微流道的另一端为朝向眼用配戴装置边缘的开口,用以与角膜及/或巩膜接触,且开口与第一表面的第一外缘及第二表面的第二外缘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用配戴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药物传递的眼用配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现行的提升眼药生物利用率的改善途径来说,可分成药物/剂型开发与植入/配戴式给药医材两大类。然而,在缓释复合医材方面,通常针对特定的药物类别将其制成纳米粒子、水胶或高分子包埋,需与特定药物绑定,保存与制作工艺将受限于药物,不适于个人化药物,且现有技术常存在释放过快的问题。若欲提升储存体积或生物利用率,则与眼表的连接需有良好固定与透氧设计。同时,现有技术的选药搭配限制多,即使只是眼药水,可用的赋形剂、酸碱度与渗透压的范围仍然相当窄。临床上,现行的给药医材也常面临低生物利用率与低药物顺从性的问题。因此,目前极需发展一可改善药物释放状况、操作简便、同时可弹性搭载个人化药物的眼用配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眼用配戴装置,可用以储存、缓释与补充治疗药物,且不妨碍使用者的视觉。
本发明的眼用配戴装置包括本体、至少一储存区以及至少一微流道。本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中心、第一表面的第一外缘及第二表面的第二外缘。至少一储存区,设置于本体中,用以装载药物。至少一微流道,设置于接近第一表面的第一外缘及第二表面的第二外缘处,微流道的一端与储存区连接,以将药物填入储存区中,微流道的另一端为朝向眼用配戴装置边缘的开口,用以与角膜及/或巩膜接触,且开口与第一表面的第一外缘及第二表面的第二外缘相连接。微流道的截面平均直径小于或等于储存区的截面平均直径,眼用配戴装置的平均曲率半径为6mm至15mm,且眼用配戴装置是以第二表面配戴于使用者的角膜及/或巩膜上。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眼用配戴装置包括至少一储存区以及至少一微流道,其中微流道可排除气泡等阻塞物并促进药物填充或补充,更可搭配材料特性以使其具有受眨眼动作加强之药物补充能力,且微流道经特定表面处理以增加效能。如此一来,本发明的眼用配戴装置可有效地辅助治疗眼部疾病,特别有利于个人化药物使用,可用以储存、缓释与补充治疗药物,且不妨碍使用者的视觉。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眼用配戴装置的上视示意图,图1B为沿图1A中切线A-A’的直切剖面示意图,图1C为沿图1A中切线B-B’的直切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眼用配戴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3A至图3B为本发明的其一眼用配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本发明的另一眼用配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A及图5B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眼用配戴装置中储存区与微流道配置方式的示意图。其中,图5A为上视示意图,图5B为沿图5A中切线C-C’的直切剖面示意图;
图6A至图6C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眼用配戴装置中储存区与微流道配置方式的示意图。其中,图6A为上视示意图,图6B与图6C都为沿图6A中切线D-D’的直切剖面示意图,图6B与图6C分别代表渐缩微流道的不同态样,图6B为平滑式渐缩,而图6C为阶梯式渐缩;
图7A至图7D为本发明的眼用配戴装置的其一包装设计的示意图。其中,图7A为剖面示意图,图7B为上视示意图,图7C为立体示意图,图7D为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28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