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扭揽限位功能的马鞍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11888.5 | 申请日: | 2019-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7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骆光进;周扬;侯承宇;任涛;吴冬;张涛;张鸿鑫;欧阳海黎;仵文松;郭松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30 | 分类号: | H02G3/30;H02G3/04;F03D80/80 |
| 代理公司: | 50222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兴寰 |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限位摆臂 马鞍 分隔组件 铰接设置 摆动 支架 漏电 悬垂 布置方式 电磁干扰 电缆布置 电缆磨损 电缆外皮 电流传输 上下移动 限位功能 有效减少 支架安装 电缆桥 分线孔 夹持 偏航 受力 竖直 塔筒 缠绕 破损 摩擦 隔离 扭转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扭揽限位功能的马鞍结构,包括过渡马鞍、限位摆臂和第一电缆分隔组件,所述过渡马鞍和限位摆臂分别铰接设置在限位摆臂的两端,使得所述第一电缆分隔组件仅在竖直方向上摆动,所述过渡马鞍包括支架和用于搭载电缆的电缆桥,所述支架安装在塔筒上,所述限位摆臂铰接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电缆分隔组件上设置多个分线孔。悬垂电缆由电缆分隔组件隔离夹持,防止了偏航时电缆之间缠绕和碰撞,电缆外皮不会因为相互摩擦而造成破损漏电。电缆布置时采用三相一组布置方式,减少了电磁干扰,保证了电流传输质量,限位摆臂确保电缆仅发生上下移动,并不发生扭转或摆动,进一步避免电缆磨损的同时有效减少电缆的附加受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扭揽限位功能的马鞍结构。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结构复杂,风险控制点较多,以塔筒电缆为例,风电机组对风偏航过程中,上部自由悬垂电缆随风机偏航发生扭转,下部电缆通过电缆夹固定在塔筒内壁,常规设计旋转段与固定段过渡时,电缆杂乱无章,扭转严重,电缆相互磨损,严重时诱发火灾。此外,由于电缆纠缠在一起,电磁干扰严重,影响电流传输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扭揽限位功能的马鞍结构,实现旋转段电缆与固定段电缆平稳过渡,避免电缆相互磨损,电缆采用三相一组的布置方式,避免电磁干扰,有效提升电流传输质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扭揽限位功能的马鞍结构,包括过渡马鞍、限位摆臂和第一电缆分隔组件,所述过渡马鞍和限位摆臂分别铰接设置在限位摆臂的两端,使得所述第一电缆分隔组件仅在竖直方向上摆动,所述过渡马鞍包括支架和用于搭载电缆的电缆桥,所述支架安装在塔筒上,所述限位摆臂铰接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电缆分隔组件上设置多个分线孔,多个所述分线孔分别用于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穿线。
进一步,所述电缆桥为弧形结构,所述电缆桥的两端支脚固定设置在支架上。
进一步,所述限位摆臂设置在支架中端,所述电缆桥至少设置有两段,两段所述电缆桥对称设置在限位摆臂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电缆桥的宽度大于电缆桥与支架连接位置处支架的宽度,且所述电缆桥与支架连接过渡处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电缆磨损的橡胶材料。
进一步,所述分线孔包括多个第一电缆孔和第二电缆孔,多个所述第一电缆孔围绕成第一环,多个所述第二电缆孔围绕成第二环,所述第二环套设在第一环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缆孔用于控制电缆的穿线,所述第二电缆孔用于动力电缆的穿线,所述动力电缆采用三相一组的方式穿过第二电缆孔。
进一步,所述第二环外层对称设置两根转轴。
进一步,所述限位摆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过渡马鞍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二部分为U形框,所述U形框的两个支脚末端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电缆分隔组件通过转轴铰接设置在通孔上,所述电缆风组件可在U形框内上下摆动。
进一步,所述分线孔的内壁均铺设有用于防止电缆磨损的橡胶材料。
进一步,还包括多个第二电缆分隔组件,所述第二电缆分隔组件与第一分隔组件结构相同,多个所述第二分隔组件均与第一分隔组件平行,且第二分隔组件上的分线孔均与第一分隔组件上的分线孔相对应,所述第二分隔组件均在第一分隔组件上方,第一分隔组件和第二分隔组件间通过吊索连接,相邻的第二分隔组件间通过吊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18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孔洞防水堵漏工艺
- 下一篇:分体式母线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