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合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1156.6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伊神俊辉;武蔵岛康;定司健太;樋口真觉;瀬川翠;加藤直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7/30 | 分类号: | C09J7/30;C09J167/02;C09J11/08;C09J7/20;C09J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暴露于含有极性成分的化妆品、化学制品等也能够发挥良好的粘接可靠性的粘合片。本发明提供的粘合片具备含有聚酯系聚合物的粘合剂层。该粘合片的乙醇浸渍后的180度剥离强度为1N/5mm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片。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粘合剂(也称为压敏粘接剂,下同)在室温附近的温度区域内呈现柔软的固体(粘弹性体)的状态,并且具有通过压力而简单地粘接于被粘物的性质。通过利用这样的性质,粘合剂通过例如在支撑基材上具有粘合剂层的带基材的粘合片、不带基材的粘合片的形态、出于手机以及其它便携设备中的构件的接合、固定、保护等目的而被广泛应用。作为涉及用于便携电子设备中的粘合带的技术文献,可列举出专利文献1和2。这些文献中,使用丙烯酸系粘合剂作为粘合剂。专利文献3和4是涉及聚酯系粘合剂的现有技术文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53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0048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11514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5-1349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便携设备为携带使用的设备,因此容易附着皮脂、手垢等分泌物、化妆品、美发剂、保湿霜、防晒霜等化学制品、或食品等中所含的油分。特别是近年来广泛普及的触控面板式便携设备具备显示部也作为输入部起作用的显示部/输入部,使用者通过用指尖直接接触该显示部/输入部的表面而进行操作,因此油分经由指尖而附着的机会多。另外,所谓的可穿戴设备中存在以与皮肤接触的状态佩戴使用的设备,在这样的使用方式下,暴露于皮脂、涂在皮肤上的化学制品等的油分的机会多。例如,在这种用途中,上述这种油分(皮脂、化妆品等)若与固定着部件的粘合片的粘合剂层接触,则可能出现粘合力下降、粘合剂渗出等不良情况。关于这一点,例如专利文献1中对于即使油分渗透,粘合剂也不易软化/溶胀,并且在用于部件的固定时粘合剂不渗出的丙烯酸系粘合片进行了研究。
另外,对于用于便携设备中的粘合片,近年来,正在要求具有更高水平的耐化学药品性。具体而言,不仅上述的油分,香水、驱虫喷雾、洗手用洗涤剂、除菌片等也会通过例如人的操作而与便携设备接触。这些化妆品、化学制品等大部分含有醇(典型地为乙醇)作为溶剂、分散介质。但是,在专利文献1、2中所记载的丙烯酸系粘合剂中,难以得到相对于醇等极性溶剂的耐久性。其理由在于,上述丙烯酸系粘合剂中的耐油性的改善有时会受到粘合剂的极性(例如向基础聚合物、增粘树脂中导入极性官能团等)的影响。对于除丙烯酸系粘合剂以外的物质,虽然作为候补可以想到橡胶系粘合剂、氨基甲酸酯系粘合剂,但它们均不容易得到对油分等低极性成分、极性成分两者的良好的耐久性,而且也难以得到不逊色于丙烯酸系粘合剂的粘合特性(例如,剥离强度、保持力)。
基于这样的背景,本发明人等发现,聚酯系粘合剂能够对低极性成分、极性成分两者显示良好的耐久性,经过进一步研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暴露于含有极性成分的化妆品、化学制品等也能够发挥良好的粘接可靠性的粘合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1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升降固定翼飞机
- 下一篇:全向轮及包括该全向轮的运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