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塑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0732.5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任文斌;任文卓;周鹏飞;刘逸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阳千两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33/00;C08L97/00;C08L1/02;C08K13/02;C08K3/38;C08K3/08;C08K3/32;C08K3/30 |
代理公司: | 长沙德恒三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9 | 代理人: | 吕春霞 |
地址: | 42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塑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塑料,包括如下重量成分:聚氯乙烯树脂30~60份、丙烯酸树脂20~30份、硼砂5~10份、铝粉6~10份、铁粉4~8份、聚磷酸铵3~6份、二硫化钨8~12份、铜氨纤维3~6份、碱木质素2~5份、硅油2~4份、分散剂1~6份、热稳定剂1~4份、增塑剂1~3份以及助剂3~9份。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改性塑料抗压性能好,耐冲击强,阻燃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塑料。
背景技术
改性塑料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主要由五大通用塑料和五大工程塑料为塑料基质加工丽成,具有阻燃、抗冲、高韧性、易加工性等特点。我国的改性塑料行业目前总体的发展水平较低,行业内企业的生产规模普遍偏小,产品的市场状况也呈现出初级产品多,中级产品质量不稳定,高级产品缺乏的特点,远不能满足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改性塑料作为化工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己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之一。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改性塑料,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改性塑料,其抗压性能好,耐冲击强,阻燃效果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塑料,包括如下重量成分:聚氯乙烯树脂30~60份、丙烯酸树脂20~30份、硼砂5~10份、铝粉6~10份、铁粉4~8份、聚磷酸铵3~6份、二硫化钨8~12份、铜氨纤维3~6份、碱木质素2~5份、硅油2~4份、分散剂1~6份、热稳定剂1~4份、增塑剂1~3份以及助剂3~9份。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重量成分:聚氯乙烯树脂50份、丙烯酸树脂25份、硼砂8份、铝粉7份、铁粉6份、聚磷酸铵5份、二硫化钨10份、铜氨纤维4份、碱木质素3份、硅油3份、分散剂4份、热稳定剂3份、增塑剂2份以及助剂7份。
进一步的,所述铝粉经过200℃有氧煅烧。
进一步的,所述热稳定剂为二盐基亚磷酸铅。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改性塑料通过将树脂混合改善树脂性能,添加硼砂,铝粉以及铁粉和铜氨纤维提升产品的拉伸、抗冲击强度,并且聚磷酸铵添加有效提升其阻燃性能,二硫化钨添加改善流动性并增加耐压度,提高使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塑料,包括如下重量成分:聚氯乙烯树脂30~60份、丙烯酸树脂20~30份、硼砂5~10份、铝粉6~10份、铁粉4~8份、聚磷酸铵3~6份、二硫化钨8~12份、铜氨纤维3~6份、碱木质素2~5份、硅油2~4份、分散剂1~6份、热稳定剂1~4份、增塑剂1~3份以及助剂3~9份。
实施例一,改性塑料包括如下重量成分:聚氯乙烯树脂50份、丙烯酸树脂25份、硼砂8份、铝粉7份、铁粉6份、聚磷酸铵5份、二硫化钨10份、铜氨纤维4份、碱木质素3份、硅油3份、分散剂4份、热稳定剂3份、增塑剂2份以及助剂7份。
所述铝粉经过200℃有氧煅烧,产生氧化铝,能够提高改性塑料的耐火性能,而聚磷酸铵为防火浸渍剂,能进一步提高耐火性。
所述热稳定剂为二盐基亚磷酸铅,二盐基亚磷酸铅主要为聚氯乙烯和聚氯乙烯/聚乙烯共聚物的热稳定剂。
所述硼砂提高玻璃材料的透明度及耐热性能。
所述二硫化钨添加在塑料中做成润滑原件或与某些挥发性溶剂混合均匀后提高模具寿命和表面的光洁度。
所述铜氨纤维强度高,耐热性好,耐酸碱性好,纤维细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阳千两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邵阳千两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0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