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攀登救援用救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8411.1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1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平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官明 |
主分类号: | A63B29/02 | 分类号: | A63B2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李明香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攀登 救援 救生设备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攀登救援用救生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左侧设有卷线装置,所述卷线装置内设有上下对称的卷线轴,所述卷线轴上卷绕有拉绳,上侧的所述拉绳外侧一端从所述箱体上端面中心穿出,下侧所述拉绳从所述箱体左端面下端穿出,所述拉绳穿到外界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挂钩,所述箱体内右侧中心设有收纳腔,本发明通过多种方式救助,可根据被救者所困位置以及所处地形进行选择使用,可在山顶将被救者上拉至至山顶上实现救生,也可在地面上将本救生装置上升到被救者身边,然后将被救者下放到地面上,同时本装置自带登山钩,可在不同救生方式下发挥不同的功能,且本装置具有较好的收纳性,便于携带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攀登救援用救生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极限运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登山,有的人甚至选在及其陡峭的山崖进行攀登,极易发生上不来下不去的危险处境,或者有的在普通登山的情况下滚落至山下,这时候需要对其进行救生工作。传统的攀登救生方式为利用绳索救生,当从上侧对被救者进行救生时,需要将绳索进行固定绕在树干上或大石头上,并通过人力拉动被救者,若无树干或大石头则加大了救生难度,且人力拉动及其困难,当从地面对被救者进行救生时,采用从下侧将登山钩上抛并固定的方式铺设一条绳索,被救者需自己沿着绳索向下爬,较为危险。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传统救生方式采用简单的绳索救生,需要人力对被救者进行救援,并且受地形的局限性较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攀登救援用救生设备,本例的一种攀登救援用救生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左侧设有卷线装置,所述卷线装置内设有上下对称的卷线轴,所述卷线轴上卷绕有拉绳,上侧的所述拉绳外侧一端从所述箱体上端面中心穿出,下侧所述拉绳从所述箱体左端面下端穿出,所述拉绳穿到外界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挂钩,所述箱体内右侧中心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设有登山钩装置,所述登山钩装置具有折叠功能,便于放置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收纳腔前后壁之间设有插销装置,所述插销装置内设有穿过所述登山钩装置的插销,所述插销前后两端分别延伸到所述收纳腔前后壁内,通过所述插销可将所述登山钩装置与所述箱体连接在一起,将所述登山钩装置展开后抓紧在地面上,进而对箱体进行固定,此时将下侧的挂钩沿着山壁下放给被救者,然后通过下侧所述卷线轴反转将被救人员向上拉,将所述插销从所述登山钩装置内抽出时,将所述登山钩装置从所述收纳腔内取出后展开,将所述登山钩装置与上侧的挂钩进行安装,通过人力摆动将所述登山钩装置向上抛并抓紧在山顶、岩石或树木上,此时被救者可站在所述箱体上端面上,通过上侧所述卷线轴转动对上侧所述拉绳进行卷绕,进而带动箱体和人上升并实现救生,所述收纳腔右侧设有封闭装置,所述封闭装置内前后对称设有门板,所述收纳腔上侧设有手控装置,所述手控装置可控制所述门板的开启。
其中,所述卷线装置包括上下对称设于所述箱体内左侧的卷绕腔,上下两侧所述卷线轴分别转动连接于上下两侧所述卷绕腔前后壁,所述卷绕腔后侧设有啮合腔,所述卷线轴后端延伸到所述啮合腔内的一端固定设有从动直齿轮,所述从动直齿轮之间设有可切换啮合的主动直齿轮,所述啮合腔后侧设有切换腔,所述切换腔上下壁之间可转动的设有切换螺杆,所述切换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有螺纹连接于所述切换螺杆的切换块,所述切换块前端面内固定设有电机,所述主动直齿轮动力连接于所述电机前端,所述切换腔上侧设有锥齿轮腔,所述切换螺杆上端延伸到所述锥齿轮腔内固定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上方啮合设有转动安装在锥齿轮腔前壁上的主动锥齿轮。
其中,所述登山钩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收纳腔内下侧的圆环,所述圆环外圆面上端固定设有连杆圆环,所述连杆圆环外圆面上端前后左右四侧分别对称设有固定块,位于同一侧所述固定块之间可转动的设有卡爪,所述卡爪上端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连杆圆环内上端设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上端固定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上端延伸到所述连杆圆环上侧固定设有夹紧板,所述伸缩板上端与所述伸缩腔上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官明,未经张官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8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铜币正反面打磨运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