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理含硫恶臭气体的脱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6977.0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1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工程集团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D53/0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11260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李闯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渍 脱臭剂 过滤 改性载体 浸渍液 半成品 可溶性金属盐 化合物溶解 恶臭气体 碱性溶液 稀酸溶液 制备工艺 有机硫 溶剂 硫容 脱硫 制备 治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理含硫恶臭气体的脱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载体浸渍于稀酸溶液中,浸渍时间为5~10小时,然后进行过滤、水洗、干燥,从而得到改性载体;将可溶性金属盐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得到第一浸渍液;将所述改性载体浸渍到所述第一浸渍液中,浸渍时间为12~36小时,然后进行过滤、干燥,从而得到脱臭剂半成品;将所述脱臭剂半成品浸渍到碱性溶液中,浸渍时间为10~18小时,然后进行过滤、干燥,从而得到脱臭剂。本发明不仅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而且所制得的脱臭剂硫容高、脱硫精度高、对有机硫的处理效果好、更换频次大幅减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理含硫恶臭气体的脱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恶臭气体能刺激人的嗅觉器官而使人感到不愉快,此外,恶臭气体还会损伤人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恶臭污染已成为世界七大环境公害之一。
恶臭气体的种类很多,根据其化学组成与性质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类:(1)含硫恶臭气体(如硫化氢、硫醇类与硫醚类等);(2)含氮恶臭气体(如氨、胺类与吲哚类);(3)含氧有机恶臭气体(如醛类、酚类、醇类与脂肪酸类);(4)卤素及其衍生物恶臭气体(如卤代烃与氯气);(5)烃类恶臭气体(如芳香烃与直链烃)。在这些恶臭气体中,含硫恶臭气是很重要的一类。我国制定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规定了监测八种恶臭气体,其中有五种为含硫恶臭气体。
因此,寻找一种经济、有效、快速的除臭技术来处理含硫恶臭气体,已成为科研人员重要的研发方向。吸附法是较常用的脱硫除臭的方法。它是将含硫恶臭气体通过吸附剂床层,使硫化氢、硫醇等组分吸附于吸附剂上,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常单纯应用氧化铝、分子筛或活性炭等作为吸附剂来处理含硫恶臭气体,但通常存在硫容低,需要经常更换,对有机硫处理效果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理含硫恶臭气体的脱臭剂及其制备方法,不仅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而且所制得的脱臭剂硫容高、脱硫精度高、对有机硫的处理效果好、更换频次大幅减少。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治理含硫恶臭气体的脱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载体浸渍于稀酸溶液中,浸渍时间为5~10小时,然后进行过滤、水洗、干燥,从而得到改性载体;
步骤2、将可溶性金属盐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得到第一浸渍液;
步骤3、将所述改性载体浸渍到所述第一浸渍液中,浸渍时间为12~36小时,然后进行过滤、干燥,从而得到脱臭剂半成品;
步骤4、将所述脱臭剂半成品浸渍到碱性溶液中,浸渍时间为10~18小时,然后进行过滤、干燥,从而得到脱臭剂。
优选地,所述的载体为氧化铝、分子筛或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的稀酸溶液采用稀硝酸、稀硫酸或稀盐酸中的一种,并且所述稀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10%。
优选地,所述的可溶性金属盐化合物为硝酸钴、磺化酞菁钴、硫酸钴、氯化锌、硝酸锌或硫酸锌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所述的溶剂为水、3~11wt%氢氧化钠溶液、3~11wt%氢氧化钾溶液、4~10wt%氨水中的一种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而成的溶液。
优选地,所述的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氨水、碳酸钠、氢氧化钾溶液中的一种,并且所述碱性溶液的质量浓度为6%~28%。
优选地,步骤3中的干燥温度为80~120℃,干燥时间为8~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工程集团环保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工程集团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