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诱导脑部血液循环增进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5227.1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5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金南均;朴庆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色彩七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6 | 代理人: | 刘卓然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导 脑部 血液循环 增进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诱导脑部血液循环增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线照射器,包括光源,且根据光线照射控制信号向作为向脑部供应血液和氧气的颈动脉和脊椎动脉所在的部位的颈部的皮肤表面的颈动脉对应部或脊椎动脉对应部照射光;及
光线照射控制装置,根据包括光照射时间的设定数据生成光线照射控制信号,并将该光线照射控制信号发送到光线照射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脑部血液循环增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光线照射器向神经末梢照射光预先设定的光照射时间,上述神经末梢分布于颈动脉对应部或脊椎动脉对应部的皮肤表面下方所在的表皮层或真皮层,从而诱导与受刺激的神经末梢通过神经系统相连的氧化氮能神经末梢分泌含有一氧化氮的物质,使得分泌的上述物质使与氧化氮能神经末梢接触的脑血管和淋巴管松弛,导致脑部血液循环增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导脑部血液循环增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光线照射器发出可见光线,上述可见光线用于通过使与氧化氮能神经末梢接触的脑血管和淋巴管松弛以导致脑部血液循环增进来增大向包括星形胶质细胞的负责脑部清除系统功能的受损细胞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以缓慢恢复受损的脑部的清除系统的功能,以抑制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积累,
上述光线照射器由光线照射控制装置控制使得上述光线照射器发出上述可见光线预定的光照射时间,且在设定的光照射时间结束后自动停止发射可见光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脑部血液循环增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光线照射控制装置向光线照射器无线发送光线照射控制信号,且在光线照射器中内装有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脑部血液循环增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光线照射控制装置向光线照射器有线发送光线照射控制信号,且光线照射器由从光线照射控制装置发送的电源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脑部血液循环增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颈动脉对应部是人或动物的颈部中扶突穴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脑部血液循环增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脊椎动脉对应部是人或动物的颈部中天柱穴或风池穴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脑部血液循环增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将在颈部的前面以正中部或喉结为基准左右侧从正中部或喉结到从耳垂向下垂直的线为止的直线距离定义为前面正中部-耳垂距离时,光线照射器安装在从正中部或喉结到前面正中部-耳垂距离的1/2地点与从正中部或喉结到前面正中部-耳垂距离的2/3地点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脑部血液循环增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将在颈部的后面以正中部或喉结为基准左右侧从正中部到从耳垂向下垂直的线为止的直线距离定义为后面正中部-耳垂距离时,光线照射器安装在从正中部到后面正中部-耳垂距离的1/2地点与从正中部到后面正中部-耳垂距离的2/3地点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脑部血液循环增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是LED、OLED及微型LED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脑部血液循环增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光线照射器发射峰值波长为590nm至620nm且强度为1mW/cm2至5mW/cm2的光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脑部血液循环增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着器,上述附着器用于将光线照射器安装到动物或人身上,使得光线照射器向颈动脉对应部或脊椎动脉对应部照射光。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诱导脑部血液循环增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附着器是双面胶带、吸附工具、头饰、项链及颈带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色彩七,未经株式会社色彩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52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