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机械零部件加工检测用磁粉探伤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4999.3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7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武孟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孟玺 |
主分类号: | G01N27/84 | 分类号: | G01N27/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机械零部件 加工 检测 用磁粉 探伤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机械零部件加工检测用磁粉探伤设备,包括外壳主体、夹持机构、伺服电机和开关按钮,所述外壳主体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的外侧安装有支撑架,并且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缠绕辊,并且缠绕辊的外侧固定有遮光帘布,所述横板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环板,所述遮光帘布的底端贯穿固定环板与横板之间的间隙,所述外壳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接板。该铁路机械零部件加工检测用磁粉探伤设备设置有横板和固定环,横板呈圆形结构,固定环呈圆环形状结构,通过横板和固定环之间的间隙便于对遮光帘布向下放置,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机械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机械零部件加工检测用磁粉探伤设备。
背景技术
铁路机械零部件是指在铁路建设的过程中所涉及到一系列活动所用到的零部件统称,铁路机械零部件在制成成品后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因此会用到磁粉探伤设备进行检测,虽然,目前市场上的磁粉探伤设备的种类多种多样,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1、公告号为“CN105866242A”专利名为“一种智能磁粉探伤机”解决了市场上的磁粉探伤机体积大,功能单一,剩磁不稳定,但是暗室采用方形钢管骨架,暗室外包为遮光布帘进行遮光工作,遮光布帘在使用时大多通过人为进行打开和关闭,操作不便,同时遮光布帘的内侧壁会粘连一些悬浮液体,不方便后期的清理;
2、传统的磁粉探伤设备的喷头大小是固定的,由于喷头与喷头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会使得喷洒的不均匀,影响检测结果,同时,不能对滴落的磁悬液进行重复利用,导致磁悬液的浪费;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铁路机械零部件加工检测用磁粉探伤设备,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机械零部件加工检测用磁粉探伤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传统的磁粉探伤设备不方便对遮光布帘打开和关闭,以及不方便对遮光布帘内侧壁粘连的磁悬液进行清理,磁悬液喷洒不均匀容易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机械零部件加工检测用磁粉探伤设备,包括外壳主体、夹持机构、伺服电机和开关按钮,所述外壳主体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的外侧安装有支撑架,并且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缠绕辊,并且缠绕辊的外侧固定有遮光帘布,所述横板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环板,所述遮光帘布的底端贯穿固定环板与横板之间的间隙,所述外壳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接板,且接板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杆,并且支撑杆的底端外侧通过第三复位弹簧与外壳主体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偏心轮,且偏心轮的内部安装有横杆,并且横杆的右端外侧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上方内部安装有第一安装轴杆,且第一安装轴杆的外侧固定有半齿轮,并且半齿轮的上方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内部固定有第二安装轴杆,所述夹持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架,并且固定框的内部安装有集液盘,所述接板的前后两侧面内部均通过旋转轴杆与挡板相连接,且接板的上表面和挡板的内侧面均安装有防粘弹性膜,所述横板的底端左侧面固定有开关按钮。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呈“回”字形结构,且固定框的内部前后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并且集液盘通过滑槽与集液盘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集液盘的前后两侧面均固定有凸块,且凸块的右端通过第一复位弹簧与固定框相连接,并且凸块的右端通过第一拉绳与第二安装轴杆相连接,同时集液盘的底部为网孔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外侧面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安装环,并且安装环的外侧固定有擦拭海棉,同时安装槽、安装环和擦拭海棉三者均为圆环形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遮光帘布的底端等间距分布有配重球,且配重球的直径大于横板与固定环板之间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孟玺,未经武孟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4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