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率控制电路及功率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4585.0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3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峰;刘子宽;刘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66 | 分类号: | G05F1/66 |
代理公司: | 44339 佛山市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乐兵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硅 继电器 功率控制电路 供电电源 控制器 电性连接 控制端口 线圈引脚 导通 关断 散热器 继电器控制电路 可控硅触发电路 输出最大功率 整体可靠性 并联连接 功率控制 可变功率 输出可变 外部控制 最大功率 第一端 控制极 串接 电路 电源 | ||
1.一种功率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和串接在供电电源与负载之间的可控硅TR1,该可控硅TR1的控制极通过可控硅触发电路与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口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功率控制电路还包括与可控硅TR1并联连接的继电器JK,该继电器JK的线圈引脚第一端与外部控制电源VCC,而线圈引脚的第二端通过继电器控制电路与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口电性连接;
当供电电源输出最大功率时,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口通过继电器控制电路使继电器JK导通,且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口使可控硅TR1关断,使负载以最大功率工作;
当供电电源输出可变功率时,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口使可控硅TR1导通,而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口使继电器JK关断,使负载以可变功率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控制器是单片机、FPGA芯片或DSP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与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口电性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与可控硅TR1的控制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5,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K的线圈引脚第二端电性相连,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31与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口电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设有电阻R2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继电器JK的线圈引脚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设有二极管DJ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供电电源为220V的交流电,而外部控制电源VCC为5V至12V的直流电源。
8.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供电电源与负载之间串接可控硅TR1以及与可控硅TR1并联的继电器JK;
当供电电源输出最大功率时,继电器JK导通而可控硅TR1关断使负载以最大功率工作,当供电电源输出可变功率时,可控硅TR1导通而继电器JK关断以使负载以可变功率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口通过继电器控制电路使继电器JK导通或关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口通过可控硅触发电路使可控硅TR1导通或关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45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试电路
- 下一篇:改进型粒子群-扰动观察法光伏全局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