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东鹃品种‘红珊瑚’单杆球状花造形培育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4271.0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1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青;苏家乐;李畅;肖政;周惠民;孙晓波;何丽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4/28;A01G24/15;A01G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种 红珊瑚 球状 造形 培育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东鹃品种‘红珊瑚’单杆球状花造形培育方法和应用,属于植物栽培与造形技术领域。该方法为植株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矮壮素,并配套只保留一根枝条及适宜的肥、水、光等外界因子的协同调控而成,使用本方法可使东鹃品种‘红珊瑚’枝条顶端形成5个以上的花芽,每枝顶端开花数量达15朵以上,顶部形成一个硕大花球,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单杆球形造型,带给人耳目一新的观赏效果,大大提高了东鹃品种‘红珊瑚’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本发明创新了一种东鹃品种‘红珊瑚’的新栽培模式和产品,操作简单,成本低,可批量化培育,可推广应用于盆栽和切花等观赏工艺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木本观赏植物栽培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东鹃品种‘红珊瑚’单杆球状花造形培育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杜鹃花为杜鹃花科((Ericaccae)杜鹃花属(
市场上常见的东鹃批量化培育形成的一般都是传统多分支圆头造型盆栽,在培育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修剪,促发分支,形成一定面积的冠面,一般冠径在20-60cm,每分支条顶端着花1-3朵,花朵基本平均分布于冠面上,是比较常见的造型,一般仅用于园林绿化和普通的盆栽。
近年来,随着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及电商的兴起以及人们对普通常规栽培产品的审美疲劳的产生,杜鹃花的传统栽培模式受到冲击,小型的、能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的杜鹃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在栽培模式上,传统的东鹃栽培为了使植株达到一定的观赏效果,需要人工反复的修剪,不能适应产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和现代化大棚的自动化控制模式,且在应用范围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的杜鹃花造型单一,应用范围有限,商业价值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东鹃品种‘红珊瑚’单杆球状花造形培育方法,通过该方法培育的‘红珊瑚’植株能够形成微型单杆球形的独特造型。
一种东鹃品种‘红珊瑚’单杆球状花造形培育方法,培育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种苗的选择与换盆:选择长势强健、无病虫害的东鹃品种‘红珊瑚’1至1年半生扦插苗,于2月中下旬换盆至大小合适的花盆中,每盆一株,浇透水,全光照;
(2)至少7天后且于3月前,第一次根施适量的平衡肥;
(3)于3月中下旬剪至土壤表面2cm左右,全光照管理;
(4)在新叶展平后第二次根施平衡肥,至少20天后进行第二次根施所述平衡肥,后续每隔至少20天根施一次所述平衡肥,且至少再根施一次;
(5)在新枝抽至3-5cm时,保留最强壮的一根枝条,抹掉其他所有枝条,然后在每个晴天的中午时分进行0%-70%遮光度的遮光处理;
(6)在新枝长到8-10cm时,用具有一定支撑强度的棒状物对枝条进行绑扎固定,以利于枝条直立生长,然后在每个晴天的中午时分进行0%-70%遮光度的遮光处理;
(7)在6月底7月初,枝条长至15cm左右时,用400~1600PPm的矮壮素进行叶面喷雾处理,20天后复喷1次,用量同第一次,并在天气晴朗时的上午10点半到下午3点左右进行0%-70%的遮光度的遮荫处理;
(8)8月下旬至9月上旬对所有样本进行第五次根施肥料,采用适量的高磷高钾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4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