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复合型修复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4117.3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威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60;C05G3/80;B09C1/00;B09C1/08;B09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2413 辽宁省朝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有机 污染 土壤 复合型 修复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复合型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一级发酵:将秸秆粉、木醋液、酶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加水润湿至含水量30-50%,置于生化培养箱发酵培养48-72h,取出;
S2.二级发酵:向步骤S1发酵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淘米水、微生物组分,混合均匀,置于生化培养箱发酵培养48-72h,取出;
S3.将生物炭、12-15wt%的氯化亚铁溶液、亚硒酸钠、肥料混合均匀,待生物炭吸附完全后,造粒;
S3.将步骤S3得到的生物炭粒加入步骤S2发酵后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复合型修复剂;
所述生物炭为改性秸秆,制备方法如下:
(1)将秸秆粉碎,用稀碱液浸泡后,洗净,烘干;
(2)用稀酸液浸泡后,洗净,烘干;
(3)浸泡在3-5wt%双氧水溶液中进行改性反应,反应结束后洗净;
(4)将改性后的秸秆粉放入马弗炉内进行氮气保护高温碳化,每隔5min升温10℃,最高升至850℃,碳化30min后降温,得到改性秸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生化培养箱的条件为温度37-39℃,湿度50-70%,步骤S2中所述生化培养箱的条件为温度28-30℃,湿度55-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碱液为5-10wt%的碱溶液,所述碱为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酸液为0.5-1mol/L的酸溶液,所述酸为盐酸、硫酸、磷酸、硝酸、醋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稀碱液中浸泡10-20h,在所述稀酸液中浸泡5-10h,在所述双氧水溶液中反应3-7h。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复合型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物炭10-20份、秸秆粉50-70份、亚硒酸钠0.5-1份、木醋液10-15份、淘米水2-7份、酶组分10-15份、微生物组分15-30份、肥料30-50份和12-15wt%的氯化亚铁溶液5-10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复合型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酶组分包括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蛋白酶、脱氢酶、磷酸酶、葡萄糖氧化酶、醛氧化酶、脲酸氧化酶、联苯氧化酶、羧基酯酶、芳基酯酶、酯酶、磷酸酯酶、核酯酶、核苷酸酶、葡聚糖蔗糖酶、果聚糖蔗糖酶、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脱羧酶、谷氨酸脱羧酶、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淀粉酶、转氨酶、色氨酸脱羧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复合型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组分包括固氮菌属、氮单孢菌属、拜耶林克氏菌属、德克斯氏菌属、枯草杆菌、根霉、青霉、马炭疽菌、硝化螺菌属、硝化杆菌属、硝化球菌数、硝化刺菌属、反硝化杆菌、斯氏杆菌、萤气极毛杆菌、紫硫细菌、贝氏硫细菌、硫小杆菌、硫杆菌、纤发菌、泉发菌、锈铁菌属、纤毛铁细菌属、硫化叶菌、发硫菌、绿硫细菌、假单胞菌属、产碱菌属、副球菌属、硫酸盐还原细菌、甲烷细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复合型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所述磷肥选自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铵、沉淀磷肥、钢渣磷肥、钙镁磷肥、脱氟磷肥、磷酸氢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钾肥选自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灰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氮肥选自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硝酸钾、尿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10.一种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复合型修复剂在土壤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威,未经刘海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41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