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排式焚烧垃圾灰渣熔融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3845.2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5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仇志国;缪宏;虞波;张永京;高来顺;李红建;沈尤欣;于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J1/08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焚烧 垃圾 熔融 处理 装置 | ||
一种自排式焚烧垃圾灰渣熔融处理装置,属于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包括双圆筒形炉膛、供给漏斗、燃烧熔融室,供给漏斗由螺旋输渣器、卸料口、上举式螺旋叶片、冷却水套、落灰渣通道、环形供氧管构成;双圆筒形炉膛由耐火层、圆柱形立式炉膛、火焰通道、启炉助燃燃烧器构成;燃烧熔融室由熔渣床、控温燃烧器、熔渣排出口、炉门口、水平托架、水冷出渣机、箱式炉体、烟气出口、加料口。本发明可以更高效地回收生活垃圾中的资源、能源,同时能满足更严格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排放标准,使二噁英、呋喃类、重金属等剧毒二次污染物排放值降至最低,接近零排放化;熔融后的熔渣是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减轻了填埋处置场的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灰渣熔融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排式焚烧垃圾灰渣熔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气化熔融焚烧技术是指将生活垃圾中的有机成分气化和无机成分熔融相结合,完全燃烧完垃圾中可燃成分的同时熔融焚烧后的无机灰渣,并回收灰渣中的有价金属、熔融渣等有用物质的一种垃圾处理技术。
目前垃圾焚烧装置在污染排放标准和二次污染物排放值不能接近零排放,特别是二噁英、呋喃类、重金属等剧毒熔融后排放后,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增加了填埋处置场的负担,提高了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自排式焚烧垃圾灰渣熔融处理装置,通过本装置可以更高效地回收生活垃圾中的资源、能源,同时能满足更严格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排放标准的自排式焚烧垃圾灰渣熔融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排式焚烧垃圾灰渣熔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供给漏斗、双圆筒形炉膛和燃烧熔融室构成;所述供给漏斗设置在整个熔融处理装置的顶部,所述供给漏斗从上至下依次由螺旋输渣器、卸料口、上举式螺旋叶片、冷却水套、落灰渣通道、环形供氧管构成;所述双圆筒形炉膛由耐火层、火焰通道、启炉助燃燃烧器构成,所述火焰通道的左侧设有启炉助燃燃烧器,所述火焰通道的上方设有控温燃烧器,所述燃烧熔融室由控温燃烧器、熔渣排出口、炉门口、水平托架、水冷出渣机、箱式炉体、烟气出口和加料口构成。
所述燃烧熔融室中设有辅助燃料,辅助燃料为重油或天然气,将灰渣表面加热到1400℃左右,使其表面造成薄膜状的熔融,熔渣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下。
所述双圆筒形炉膛配置有电力式加热器提供辅助热源,保证温度保持在1200~1300℃之间,物料进入内筒和外筒所形成的竖型空间中,依靠外筒的旋转作用分布均匀。
所述双圆筒形炉膛设有电磁搅拌装置,实现灰渣的均匀处理,后置回转式循环冷却装置,形成缓慢冷却固烧,玻璃质熔渣排出致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排式焚烧垃圾灰渣熔融处理装置,包括双圆筒形炉膛、供给漏斗、燃烧熔融室,供给漏斗由螺旋输渣器、卸料口、上举式螺旋叶片、冷却水套、落灰渣通道、环形供氧管构成;双圆筒形炉膛由耐火层、圆柱形立式炉膛、火焰通道、启炉助燃燃烧器构成;燃烧熔融室由熔渣床、控温燃烧器、熔渣排出口、炉门口、水平托架、水冷出渣机、箱式炉体、烟气出口、加料口。本发明可以更高效地回收生活垃圾中的资源、能源,同时能满足更严格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排放标准,使二噁英、呋喃类、重金属等剧毒二次污染物排放值降至最低,接近零排放化;熔融后的熔渣是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减轻了填埋处置场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供给漏斗1、螺旋输渣器2、卸料口3、上举式螺旋叶片4、冷却水套5、落灰渣通道6、环形供氧管7、耐火层8、双圆筒形立式炉膛9、控温燃烧器10、火焰通道11、燃烧熔融室12、熔渣排出口13、炉门口14、水平托架15、水冷出渣机16、火焰通道17、箱式炉体18、烟气出口19、加料口20、启炉助燃燃烧器2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3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